編譯/韋士塔
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力,人工智慧(AI)則可提升效率,這2項技術目前已廣泛被各產業運用,農業也是其中之一;科學家指出,AI農業機器人能幫助農民以更少的土地生產更多糧食,並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不僅能解決糧食危機,還可促進生物多樣化。
英國老牌農業、林業機械製造商強鹿(John Deere)持股的新創公司藍河科技(Blue River Technology),已研發最新型的農用機器人,稱為「終極版精準噴灑機」(See & Spray Ultimate)。
藍河科技過去曾開發具有人工智慧的精準噴灑機,最新的終極版功能更強大,每具機器寬約40英尺(約12公尺),搭載36個攝影鏡頭,可覆蓋12排農作物。運作過程會持續拍攝農作物,並透過超級電腦模組進行處理,利用電腦視覺辨別作物與雜草,準確地噴灑除草劑。
此外,藍河科技也持續開發各種AI農業設備,包括播種機、自動駕駛曳引機等,這些新型裝置均採用電腦視覺技術與最新演算法,可大幅改善農業各環節的效率。
藍河科技執行長赫洛德(Jorge Heraud)表示,創立藍河科技的初衷,是為了減少農場使用除草劑數量。他表示:「我希望召集矽谷志同道合的人才,把我們的專業知識用來解決重大問題,這比開發出一款熱門App更有意義。我們利用機器學習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不只是牟利。農業是龐大且古老的產業,沒有什麼事比種植食物更重要,我們的設備不會傷害農作物,還可改變大量噴灑化學藥劑的做法,能為環境及人類健康帶來可觀的影響。」
據統計,全球每年的除草劑用量多達200億加侖。赫洛德表示,「終極版精準噴灑機」若能被廣泛採用,每年的除草劑用量可能降至40億加侖;此外,化學肥料的用量也可減少,避免過度使用這類肥料而加劇氣候變遷。
減少除草劑用量,也能大幅減少農業的成本;赫洛德表示,除草劑所費不貲,使用該公司的系統,可將除草劑的費用減少8成。
專家指出,長期以來農民均依靠化學物品,儘管除草劑、殺蟲劑的危害眾所周知,但這些化學藥劑的使用並未獲得充分控制,也引發生物多樣性危機;但隨著AI農業的時代到來,農業機器人將有助解決這些問題;若能獲得農民、消費者、企業及政府的支持,將可加速邁向永續農業。
赫洛德表示,公司已在多處地點測試「終極版精準噴灑機」,並使用超過百萬張圖片的資料庫,訓練這些農業機器人,「我們可以在幾分鐘裡解決難題及進行訓練」。
他強調,AI與機器學習讓農業機器人不止能精準噴灑除草劑,還能施加肥料,除了減少農用化學品用量,還能允許作物混種,讓大型農場模擬自然生態系統,並提高產量,解決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