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各擁其寶 星雲大師 |2022.11.04 語音朗讀 54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春秋戰國時代,一個宋國人無意間得到一塊寶玉,於是他就將寶玉獻給大臣子罕,然而子罕卻拒絕了他的饋贈。獻玉人百思不得其解,以為子罕嫌棄這一塊玉不好,於是趕緊說道:「這塊寶玉我已經請人鑑定過了,正因為它是公認的稀世珍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尊敬,所以才敢斗膽進獻給您啊!無論如何,請大人收下小人的這一份心意。」子罕聽了後,點頭微笑地說:「你不要誤會了。我不是嫌棄你的東西不好,而是我以不貪為寶,而你卻以玉石為寶。如果你把你的寶給了我,我們都將會失去彼此的寶貝,還不如你我各自保管好自己的寶貝吧!」圖╱pexels獻玉人聽了,急忙向子罕跪下磕頭道:「我一個小老百姓,身邊擁有這麼貴重的東西,恐怕會帶來殺身之禍。獻給大人,也是為了要保全小人的性命啊!」子罕聽了,便將他安置在城裡,並請玉工將那一塊寶玉加以琢磨,換得了錢財後,再讓獻玉人帶回家。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生於帝王富貴之家,便能擁有無上的權勢與富貴,因此千百年來,多少人汲汲於追求這樣的目標。然而有權而無道,或有錢無道,雖能享受一時,卻無法名垂千古,甚至還有可能遺臭萬年。圖╱pexels子罕為官,以不貪、清廉奉公為寶,因此受到世人所尊崇,千古流芳。而世間人以有形的錢財、富貴為寶,殊不知人的欲望就像無底洞一般,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到頭來,終究會被金錢財貨所繫縛,無法享有真正富足的快樂。孔子的弟子顏回,以「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生活,過著「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自在心境,正是堅守著自己的生活原則,所以心不被物所役,不為外境所轉,終能任運逍遙。──摘自《星雲大師全集‧星雲說喻》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善水與駕船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如是說】挺胸的意味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2025.09.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