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做自己,有迷思

文/吳娟瑜 |2022.11.02
895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十多年前,我主講「生涯規畫」,問到學員「成功」的定義,多數回答:像王永慶、郭台銘、張忠謀或殷琪等,最近卻聽到不一樣的答案了。

「做自己!」斬釘截鐵的三個字,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什麼叫做「做自己」?好奇地再問下去,大夥兒的答案就有些模糊了,有的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的說:「就不要管別人的想法啊!」

父母做自己?

父母這一輩多數是延續家族的期待,按照長輩栽培的方向懵懂前行,待成年後回頭一望,發現原來是踩著爸媽的影子,完成爸媽的夢想,那︱︱自己在哪裡?

瑞士心理學家容格說過:「每個人都有兩個生命。首先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顯然四十歲前多數為他人而活,多少有些「失去自我」、「迷失自我」,四十歲之後則心智漸開,歷練更多,清楚如何做自己。

然而針對十多歲青少年兒女嚷著「做自己」,爸媽又如何去理解呢?

已經有不少捧著平板,占住電腦的孩子,大聲地對嗆爸媽:「你為什麼管這麼多?難道我不能做自己嗎?」啼笑皆非的爸媽盛怒之下也頂回去:「好啊!你怎麼養活自己?」、「你的學費從那裡來?」、「還沒長大就不聽話了。」

一方是急於長大成人的孩子,另一方是急於保護孩子的大人,在立足點相異的情況下,自然是話不投機。更多的爸媽將「做自己」解讀成「做個自私自利的人」而增添擔憂。

「做自己」三大迷思

「做自己」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裡強調一個人「不需要變得特別,只要接受現在的自己。」所以,「做自己」至少要先了解「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個性特質,認清自己的本事有多少?如果「接受」而腳踏實地過日子,這樣的「做自己」必然穩紮穩打,一帆風順。

萬一無法「接受」自己的不足,還不滿家庭背景或社會現況,那麼這個渴望做自己的孩子即將成為怨聲載道、四處惹禍的人了。

所以,爸媽不妨提前跨越「做自己」的三大迷思,讓孩子真正成為健康快樂又利己利人的人才。

˙第一迷思:過度尊重

有的爸媽放寬界線,讓孩子為所欲為,從小享受自主權,偏食無所謂,對尊長不禮貌也沒關係,致使孩子變得沒大沒小了。

˙第二迷思:錯誤榜樣

有的爸媽本身不遵守公共秩序、闖紅燈、大聲喧嘩、得理不饒人,使得孩子誤以為「我行我素」就是做自己。

˙第三迷思:錯失導正

當孩子不服團隊規範,或是對人生方向迷惑時,爸媽錯失和孩子深談的良機,以致孩子自以為做了「與眾不同」的表現,或是自認有「更勝一籌」的決策,導致「做自己」布滿了荊棘。

聰敏做自己

聰敏在八、九個月大時,就自行抓著奶瓶喝奶,兩、三歲對爸媽給的衣裝就有不同搭配想法,不喜歡到圖書館、書店,卻喜歡進博物館、科學館。爸媽注意到聰敏的獨特表現,幾經商量後,他們認為除了科普方面的增強,也需加強人際關係的學習,讓聰敏在「做自己」這條路上,能面面顧全。

幼稚園小班起,他們讓聰敏自行請教公園的玩伴,可否輪流盪鞦韆;又讓他參加「故事屋」活動,練習講故事給同伴聽,還參加「情緒管理探索營」,學習自我探索、自我認識。

聰敏的爸媽以兒子為榮。媽媽告訴我:「聰敏是獨生子,從小又很有主見,我們讓他在『做自己』的成長路上,心中有自己,更要有別人,絕不是獨來獨往地自私自利。」

可見,「做自己」還是需要正確方向的引導,絕不是茫無所從,或是一意孤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