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游藝林】心靈的文藝復興 烏菲茲美術館

文/陳雲和 |2022.10.31
1339觀看次
字級
弗朗西斯卡的〈烏比諾公爵夫婦畫像〉。圖/陳雲和

文/陳雲和

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有極為豐富的收藏,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這座建於西元一五六○年的建築,原本是佛羅倫斯統治者梅迪奇家族的辦公室。他們憑著豐厚的財力蒐藏許了多藝術品,更積極贊助提拔藝術家,如波提且利、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等,其畫作流暢的線條和鮮亮的色彩,顛覆了過去宗教繪畫嚴肅工整的筆法,開啟了文藝復興先河。

之後,梅迪奇家族後代法蘭西斯卡,將此建築的三樓做為放置藝術品的地方;一七三七年,最後一位直系後裔安娜瑪麗亞認為,藝術遺產應是國家財富而非私人財產,決定將蒐藏品全數捐給佛羅倫斯政府。一七六五年,烏菲茲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讓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大飽眼福。

筆者曾於西元兩千年寒冬,與外子一同前來參觀。當時我們對藝術還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展場人潮稀少,可從一樓到三樓自由自在地來回觀賞。十年多後的夏天再度前來,整整排了兩小時才得以進入館內。

那時已上過藝術欣賞課程,我們手持老師提供的清單直上三樓,佇立在幾位大師畫作之前,竟有幾分老友重逢般的熟稔與喜悅,坐在三樓迴廊長椅上,細細回味。

波提且利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人物如此純潔又靈動;達文西的〈聖告〉,朦朧的空氣中,呈現出寧靜神聖的氛圍;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利用光影和明亮色彩,將畫面烘托成立體雕刻;拉斐爾的〈有金翅雀的聖母〉那麼柔和安詳;弗朗西斯卡的〈烏比諾公爵夫婦畫像〉,以夫婦對望的筆法,避開公爵因戰爭失去右眼的缺陷……我從大師們的畫作中隱隱嗅到人文的自由氣息,沉浸在一次次跨越時空的交流。

十五、十六世紀時,佛羅倫斯進行著一場重寫人類歷史的文藝復興;二十一世紀初始在烏菲茲美術館,來自東方的我,心靈深處也發生了一場文藝復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