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52 人間佛教實踐的理念14-3 文/星雲大師 |2022.10.31 語音朗讀 28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道璞圖/123RF圖/123RF 文/星雲大師世間上種種的苦難,究竟如何解決呢?在我想到的就是「人間佛教」。過去趙樸初先生在世的時候,我也和他多次接觸,共同研討「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不是哪一個人的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陀的佛教。為什麼叫做「人間佛教」?表示佛教不是在山林裡的,而是走上社會的;不是在寺廟裡的,而是走向大眾的;不是只是出家人的,而是大家共有的。把佛教帶到社會、家庭,乃至於帶到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每個人的人生都能過得有意義,都能開闊、快樂、幸福,這會對人間有重要的貢獻。所謂「萬里晴空,一朝風月」、「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我們為什麼不點亮自己心靈的燈光呢?現在我就以「人間佛教」做為我們心靈的燈光,把我們的心燈點亮起來!講述完我的一生之後,現在就進入第二個階段,我要向各位講說我的一些理念。我剛到台灣的時候,最初是在台北,但是後來我覺得那裡並不是久留之地。為什麼?因為台北是一個人文薈萃、繁榮進步的地方,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每次人家開會,我不去開,他就說我看不起;每次有人請吃飯,我不去吃,他們就說我不合作。就這樣,每天為了看得起他們、與他們合作,真不曉得自己都在忙些什麼。由於過去我過慣了寺廟閉關式的生活,不習慣送往迎來,所以當時就想搬到南部去。南部多是偏僻的鄉村,過的是農村生活,相對地,應酬也就減少了。我自己有一些理念,也就是在那時候建立的。我初到台灣的理念一、以退為進我不爭功名、不求富貴。在我從台北退守到南部時,南部除了我,沒有其他的外省人。承蒙那時候南部的台灣人,對我也都不嫌棄,肯接受我。這讓我想到一首偈語:「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人生就好比農夫插秧,一步一步地往後退,退到最後,秧苗便插完了。所以,退步其實也是向前啊!由於心裡有所得,從此我就建立了「以退為進」的人生觀。二、以眾為我到了宜蘭之後,我就沒有了出家的同伴、師友,接觸的全都是在家的社會大眾。但是,我視他們為朋友,為了他們,我辦補習班、辦學校、辦歌詠隊、辦幼稚園、辦各種社會事業。佛陀經常說「我是眾中的一個」,因此,我也效法他「以眾為我」。所謂「眾緣和合」,人是離不開大眾的。眾,就是有。例如我們要有父母,才能出生,這就是有;我們要有師長、朋友,才能成長,這就是有;我們要有士農工商供應物資,才能生活,這就是有。所以,沒有他、沒有眾、沒有別人,我一個人就不能活下去。因此,我要感謝眾,感謝因緣,是大家讓我存在的,我應該對大家感恩、服務、報答。(待續)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38 第二篇㉞】種下善因善緣 收穫豐富果實 下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退一步看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2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