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川端康成
譯/林水福
那山的村子有一條過於豪華的道路。這條道路的出現不是為了那個寒村,而是為了越過村南的山,穿過半島。道路開通時,村子裡有如此傳言:最近會有戰爭,這是為了要運送大砲和軍隊往半島南端的道路。
村人們依然得攀岩過吊橋,到沿著溪流的溫泉不可。那溫泉說是沿著溪流,其實也是在溪流裡。鶺鴒的尾巴輕拍著浴池邊緣。
大砲還沒走過,先有汽車行駛,有錢人來了。老富翁說,中意這溪流多岩石的清澈,就蓋了別墅。為了從元湯接溫泉到別墅,引溫泉到村中央的山桃樹下,建造了共同湯,取名「山桃之湯」。夜晚,山桃掉落屋頂的聲音,讓泡湯的女孩嚇一跳。
老人又沿著溪流造小路,擴充元湯建造水泥的浴池。接著,購買溪流邊只長野菊和芒草的土地,村民們更高興。十年經過,老人用炸彈在元湯的三尺旁炸開,這當然是在他的土地上。元湯出水量大減,變成溫水。老人炸開的池子,濃濃霧氣往上直冒像是地獄的鍋子。
村民除了面面相覷還是面面相覷。他們來到接受種種恩惠的老人那裡。老人笑了。
「大家不用擔心!我是在掘溫泉給村子,把元湯弄成千人溫泉那樣的共同浴池。」
如老人所說,新的浴池用貼著水色的瓷器,浴室的天井上邊,是二十間的更衣場所。
老人很喜歡村民們送過來的新鮮蔬菜,在別墅作漢詩和俳句讚美這溪流。舊的元湯被椎樹的落葉掩埋了。
揭幕式時,老人的兒子來了。不到半個月,他開始蓋溫泉飯店。共同浴池被框進石牆裡邊,變成飯店內的浴池。
村民們再度面面相覷又面面相覷。兒子對此冷笑。村民說:
「孩子不像他父親,不懂得大老闆的心……」
「嗯!我是父親的兒子,只是不像父親那麼懦弱。因此我不必像他那樣虛偽欺騙就行了。」
「真可惜!連大老闆造的路都不想走。」
「你們是螻蟻之輩!那只是腳踏車能走的路罷了,如果第一次了解那道路的意思就感到驚訝的話,現在快快睜大眼睛,好好想想汽車能通行的道路的意思吧。」
(摘自《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2》,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兩歲喪父,三歲喪母,十歲喪姊。大正三年祖父去世,成了孤兒。描寫病床祖父的〈十六歲日記〉是他的處女作。一高畢業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後轉入國文系,畢業於國文系。一高時代最初的伊豆之旅的經驗,寫成〈伊豆的舞孃〉。
大正十三年與橫光利一等人創刊《文藝時代》,成為新感覺派的中心。在這裡發表的極短篇,即掌中小說,後來集結成《感情裝飾》,這是他最初的作品集。掌中小說一直寫到晚年,是他創作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