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節奏訓練視覺感知 讓注意力更集中 音樂遊戲 提升高齡者記憶力

編譯/韋士塔 |2022.10.29
3144觀看次
字級
特定的活動,能減緩高齡者智力衰退的速度。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電玩遊戲是許多人享受休閒時間的娛樂,但除了這個用途,電玩或許還能運用在醫學領域,用來提升人類的認知能力。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神經科技研究中心Neuroscape,已開發出一套適合高齡人士的音樂節奏遊戲,能夠提升高齡者的短期記憶力。

UCSF的精神醫學教授加薩利(Adam Gazzaley)表示,過去他們的研究已證實,持續4周以專門設計用於提升智力的電玩遊戲訓練,能有效減緩高齡者智力衰退的速度。

加薩利表示,研究團隊曾開發一款名為NeuroRacer的遊戲,能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精神力衰退問題,提高持續注意力及工作記憶。他們也曾開發一款名為Body-Brain Trainer的遊戲,也能讓老年人的血壓、平衡與注意力問題變好。另外還有一款虛擬實境(VR)遊戲Labyrinth,讓使用者在迷宮中找路,藉此改善長期記憶。

加薩利指出,這些遊戲是「體驗醫學」(Experiential Medicine)的一環,能刺激大腦掌管記憶、認知功能的部位,有助恢復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與注意力。

研究團隊最新開發的,則是與知名鼓手哈特(Mickey Hart)合作的Rhythmicity音樂節奏遊戲。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讓60~79歲的受測者成兩組,一組玩Rhythmicity遊戲,另一組則玩普通的文字搜索遊戲,每天20分鐘,每周5天。8周後,這兩組受測者的差異非常明顯,參與研究的UCSF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贊托(Theodore Zanto)表示,Rhythmicity遊戲讓使用者的視覺感知及選擇性注意力獲得提升,短期記憶大有改善,人臉識別的能力也明顯好轉。

贊托指出,Rhythmicity訓練玩家在平板電腦上打鼓,跟上音樂的節奏,並隨著遊戲的進行而減少畫面的視覺提示,藉此促使玩家「動腦」,記住正確的節奏。同時,研究團隊也在遊戲結束後,讓玩家進行人臉識別練習。

測試結果顯示,接受遊戲訓練的受測者,在人臉識別的短期記憶明顯改善,證實音樂節奏訓練有助提高大腦非音樂領域的記憶力。

贊托指出,研究團隊在受測者接受訓練時,也進行腦電波的觀察。他們發現,進行音樂節奏遊戲時,受測者的腦電波圖讀數顯示,他們的右側大腦的部分活動增加,這個區域與音樂知覺及短期視覺記憶有關。

他說:「這種遊戲對記憶力的提升效果令人驚嘆。這是個非常有效的記憶訓練,而且可以應用到其他形式的記憶。」

研究團隊已把試驗結果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報告指出,音樂節奏遊戲以個人化且有趣的方式協助高齡者,透過演算法自動提高或降低難度,這類遊戲能模擬生活常見的活動,例如:駕駛、運動及打鼓,來提升認知與記憶能力,有助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