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金鳳
近期看了一部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以下簡稱「遺整師」,與遺體無關的工作),雖不知台灣是否有這樣的行業,但是這部戲裡的遺整師可魯,雖有亞斯柏格症,但工作上仍幫助許多亡者完成心願,讓生者找到期待與渴望,這樣的劇情溫馨,暖意十足,讓我看到人性的光輝。
爸爸身上學到哲理
可魯二十歲前就跟著爸爸一起從事遺整師的工作,前後四年,爸媽雖是養父母,卻都愛他。
媽媽多年前因病過世,爸爸則在一次任務中,心臟病發延誤送醫而離開人間,沒有哭笑情緒起伏的可魯,自此就和爸爸交代的叔叔,以及自願幫忙的鄰居女孩樹木一起持續從事遺整師的工作,期間,遇到許多棘手案件,但他們都能從案件解決的發展中找生命的意義,實屬難得。
可魯在爸爸身上學到許多人生哲理,也在工作中得到一些生命真諦,劇中發人省思的金句像是「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愛,有人看到恨」、「想了解別人的感受,就要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做人要像大樹一樣,為整個世界帶來幫助」、「為了你,我想成為比昨天更有勇氣的人」、「到了應該離開的時候,那個果斷轉身的背影是多麼的美麗」。
可魯媽媽說:「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是讓人心情好的事,一想到就會笑的事,媽媽只要見到可魯就會覺得幸福,可魯謝謝你,讓我成為你的媽媽,我真的很感謝。」可魯的爸爸則說:「只要好好觀察遺物,亡者就會讓你聽到他們想傳達的話。」還有一位同性戀亡者對他的愛人留言:「自從認識你後,我第一次開始期待明天,為了你,我開始想成為比昨天的我更有勇氣的人,我再也不會畏畏縮縮的,我至死之前都不會放開你的手,我是你一輩子的伴侶,會永遠珍惜並愛著你。」字字句句讓人感動。
愛讓情感緊密連結
「到了應該離開的時候,那個果斷轉身的背影是多麼的美麗。」這些對話言猶在耳,但人已歸天,就如可魯每次去執行工作時對亡者最後所在地閉眼誠摯地說:「我們現在要幫你搬最後一次家」,「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願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們,更加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試著了解別人的感受,讓大家情感緊密連結在一起的不是恨,而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