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玲仰
周日早上,和老公約好到中埔吃早餐,只因我想看看那位小籠包店的老闆娘。她不僅笑容可掬,又不時熱情地分享她學才藝的喜樂,讓上門的客人也感染了快樂的心情。當然,她那親手所包,皮薄汁多、鮮嫩可口的小籠包,也是吸引我前去的原因。
想起老公第一次帶我去吃時,他事先就跟我說過這位十分上進的韓國籍同學。他們一起學長笛,她專注學習的精神,讓同學非常佩服。那天,小小的一個店面,已有五、六個客人,老闆娘除了動作俐落外,臉上永遠掛著笑容。
趁著空閒時,她吹起長笛,我們聽得目瞪口呆,一曲完畢後,忍不住喊「安可」,老闆娘也不負眾望,再吹一首。接著她拉起二胡,原以為快節奏的音樂, 五十多歲的她會跟不上,哪知她配合節奏輕鬆的拉著,令人聽得如癡如醉。一頓早餐吃下來,猶如聽了一場音樂會。
之後又去吃了幾次早餐,她聊起自己是遠嫁的韓國姑娘,嫁到台灣來,和老公胼手胝足,將一雙兒女養大,目前一為老師,一為工程師。而今她用她賺的錢,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日子過得特別踏實。
這回,一走進店面,牆角多了一架電子琴,想必她一定又加入了電子琴的學習行列,果不其然,她分享在疫情嚴峻的此刻,電子琴線上教學的喜悅,還有她是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練習,並且跟同學到安養院表演,讓老人家也能享受音樂的陶冶。
看著她如此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寬闊的大愛精神,真令人佩服,誰說學才藝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像她如此進取,這哪是有錢才能換得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