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原禾香
新冠疫情流行以來,民眾對於消毒殺菌更加重視,其中除了以75%酒精作為手部或部分身體部位消毒之外,針對環境、家具、衣物、碗盤碗筷、器皿等消毒殺菌,目前常用的有次氯酸水、漂白水,已成為常備居家清潔消毒用品。這兩種消毒水有什麼不一樣嗎?我們來看看!
含氯藥劑 消毒殺菌
化學元素中有一個非常有消毒作用的化學元素-「氯」(Chlorine),經過作用後可以衍生出的次氯酸(HClO)及次氯酸根(ClO-),水中只要含有這兩種東西就可以變成「次氯酸水」,卻可產生消毒功能,因此被認為是理想的消毒劑。次氯酸的消毒效能是次氯酸根的80倍,次氯酸可破壞病毒體及細菌細胞膜,使細菌病毒無法存活,次氯酸含量愈高,殺菌效能愈強。過去兩年,經過臨床研究,支持美國環境保護署鑑定「次氯酸水」是有效消毒COVID-19的溶液。
漂白劑(bleach)也是化學物品,最常被用來將衣物的顏色漂白或去漬的目的,是透過氧化還原反應,將有色分子反應成無色分子的化學作用。而漂白劑分為兩種,若是作為氧化反應的,稱為氧化型漂白劑;若是作為還原反應的,稱為還原型漂白劑。而氧化型漂白劑,通常分為氯漂白劑及氧漂白劑,而氯漂白劑就含有次氯酸鈉(NaClO),加水稀釋後,就會產生次氯酸HClO及次氯酸根ClO-,也可成為一種次氯酸水,具有很好的殺菌消毒效果,然而這種由漂白劑兌水而成的次氯酸水,酸鹼值高達pH9.0,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只能用在環境消毒。
毒性揮發 不可不慎
次氯酸水和漂白水兩種都有消毒作用,仍應注意使用方式,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次氯酸在台灣可作為「食品用洗潔劑」,用於食品、食品器具、容器及包裝之消毒用途,目前市面上的次氯酸水主要用於環境清潔,要避免使用在人體,而且次氯酸並非「准用之食品添加物」,所以不可以飲用,應放置嬰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免誤食風險。而含氯的漂白劑是家庭主婦愛用的清潔劑,亦作消毒劑,漂白水腐蝕性極強,即使稀釋後仍不可用於身體或食材消毒,尤其也不要以漂白劑清理尿漬、或與鹽酸混合,因為這樣會產生有毒的氣體,甚至會爆炸,這些事項小朋友可以提醒媽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