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記憶】無法取代的 破布子

文/直心 |2022.09.29
553觀看次
字級

文/直心

「你不是說今年不做了嗎?」女兒看到我從田裡摘採回來的破布子,疑惑地詢問。

破布子幾乎是「厚工」的代名詞,不但摘、洗、煮都耗工費時,就連吃都很麻煩。但破布子可以說是台灣農村經典古早味的代表。在鄉下長大的小孩,有關傳統美食的回憶中,破布子總占有一席之地。物資缺乏的年代,一碗白飯搭配開胃的破布子,就是一種幸福。

破布子不但是美食的代表,更凝聚了家族的向心力。每當製作破布子,就是家族團聚的時刻。有人採收,有人清洗,有人烹煮,大夥兒邊工作,邊閒話家常。時間在忙碌中悄悄消逝,而工作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如果沒有那麼多人幫忙,真的是忙不過來。記得有一年人手不足,結果忙到天昏地暗,那堆積如山的破布子,彷彿一場噩夢。

新鮮的破布子黏滑稠澀,無法生吃,必須用大火烹煮三個小時,讓黏液釋出後,才能料理。可以趁熱,利用鹽水凝結成餅狀;或是冷卻後加入醬油、甘草和調味料等醃泡成粒狀。不管如何製作,獨特的風味,廣受大家的喜愛。

盛夏是破布子採收的季節。去年,田裡的那棵破布子大盛產。樹上掛滿結實纍纍的漿果,金黃圓潤,碩大飽滿。頂著烈日,和老婆二人,早上採收,下午清洗,晚上烹煮,筋疲力盡忙了一整天。

我真的忘了當時是否說下次不做了,或許是累到脫口而出。但每當品嘗破布子時,古早的味道在口中漾開,無法取代的滋味開啟腦中深層的味覺記憶,想起家族齊心協力團聚歡樂的景象。我的內心早已下定主意:「來年我還要繼續再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