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獲獎教師台北石牌國中林連鍠。圖/邱德祥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昨日舉辦一一一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年共有七十二位教師獲師鐸獎殊榮。其中,台北市石牌國中理化教師林連鍠,兒時被教師認定要進啟智班,如今成為學生口中的「理化神」;台中市富春國小校長李秀櫻,她住的大樓在九二一地震中傾倒,她打「稱人結」助全家順利垂降獲救,隨後致力投入童軍教育,成為學校的特色,翻轉小學校生機,獲師鐸獎肯定。
國一遇恩師 翻轉人生教理化
林連鍠小學一年級時,因為不會寫字、不會算術,曾被學校老師開會決定送啟智班。當時他還跑回去跟爸爸說:「全班只有我有資格能送啟智班」,沒想到被正在做農事的父親甩一巴掌,但這一巴掌反而點醒他,人生路要好好走。
他小時候家庭經濟不佳,國中時曾養賽鴿想贏錢改善家庭經濟,卻成了人家口中的「匪類」,也蹉跎了年少的時光。幸好他在國中遇到沈吉木老師,沈老師的鼓勵讓他有自信地走下去,也讓他對特殊的孩子有特別的使命感。
林連鍠說:「我過去因挫折與受輕視,所掉下的淚水,可不可以不要讓我的學生再發生?我更重視角落的孩子,有時候他們不會告訴老師,但一定會有徵兆,只要老師願意,陪著他們轉換心境,終有一天,這些美麗的花朵會綻放。」
林連鍠除了是理化老師,也曾獲教育部二○二○年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二○二○年獲台灣文學殿堂大獎「台灣文學獎」;拍攝紀錄片「二五○公里」,講述從啟智班到成為老師的人生歷程,在公視播出,期待能鼓舞他人。
童軍、科技教育 擺脫最小學校標籤
台中市富春國小校長李秀櫻是九二一震災受災戶,當年她所居住的大樓在地震中傾倒,全家因她打的「稱人結」順利垂降而獲救。隨後致力投入童軍教育,從幼稚園到高中,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翻轉小學校生機,獲師鐸獎肯定。
李秀櫻接任富春國小校長時,全校僅十二個班,是豐原區最小的學校。李秀櫻意識到必須靠教育創新來挽救學校,開始盤點學校與社區資源,設置教育部國教署富春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科技教育融入教學吸引家長的目光,不惜跨區來就讀。如今已成長到十七個班,學生人數翻倍增,擺脫豐原區最小學校的標籤。
李秀櫻表示,曾有家長問我:「校長您這麼努力認真,第二任也會如此嗎?」她很肯定的回答:「教育是我的最愛,努力是個性使然,不論我當第幾任,一定始終如一。」
她強調,身為教育人員一定要「不忘初心」,才能在工作崗位發光發亮,只因教育是希望工程,把每個孩子帶上來,以孩子的最大學習利益為考量。就如同她常跟老師們聊的議題:「你想要讓你的孩子給哪種老師教?你就當那種老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