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獲獎教師桃園海湖國小張哲溢。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桃園市蘆竹區海湖國小是市內最北邊的學校,也是弱勢生逾5成的農工型學校。教師兼教務主任張哲溢在海湖國小任教23年,他說,國中小都不會讀書,全班50人,他排第48名,高中也重考,偷騎機車發生嚴重車禍後,受國中老師鼓勵而感動,也想成為有溫度的老師,獲師鐸獎肯定。
張哲溢也回顧,自己從小就不會讀書,國中小都是吊車尾,就連高中都沒考上,某次與同學偷騎摩托車出外逍遙卻發生車禍,那次重傷,國中老師來鼓勵他「不會讀書沒關係,但希望能把高中讀完,有學歷後對以後生活工作才會比較順利」,後來他也考上了師範學院。
張哲溢在海湖國小服務二十多年,學生一半以上是單親、隔代、原住民、新住民家庭,張哲溢說,在海湖看到的孩子,就像看到小時候的自己,讓他有著有很深的認同感,這裡也是他的家。他也擔任桃園市獨輪車委員會組長,也因獨輪車,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價值,更發展成學校的校本課程。
張哲溢分享,學生阿福在國小低年級因為家庭因素,時常在學校惹事,常被老師找過去,當時想「既然體力這麼好,就帶來獨輪車隊」,孩子的個性不怕跌倒,慢慢的在團體生活中,幫助他一起學習,最後不只個性與學習都有變好,不認輸個性也為他在獨輪車全國賽中獲得好幾個第一名,也成為他國小畢業前的榮耀。
張哲溢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靈魂。秉持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願意改變自己─克服高度與恐懼,學騎獨輪車;不斷嘗試多元有效的教學方法,孩子的學習成效與喜悅也將忠實的回饋呈現,這就是教師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