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一同

文/王洛夫 |2022.09.11
1608觀看次
字級

文/王洛夫

星期六清晨,路上車稀疏幾輛,許多人還沉溺在周五之夜的疲憊餘波中,我已來到金光明寺的廚房,搬出蘋果、香菇、豆干、鍋具……

外面閃過一個瘦高身影,像極了我兒子,我相信是因為我十分期待兒子此刻在我身旁,才有這樣的錯覺,眼前悠然浮現影像重播,是上一次我們父子一同來服務的情景。

那是疫情期間難得的一次法會,我們去參與用餐的準備,我挾菜放進餐盒,兒子幫忙放在推車上。看著他放得整整齊齊,彷彿看見他「井井有條、理事無礙」的遠景和「慈悲喜捨」的吉祥,現場許多義工示現出「甘願做、歡喜受」的喜悅,氛圍中烘托出兒子微笑的柔光。

國中生正卡在尷尬的成長路口,難免因課業壓力而惶恐,還要提起人際關係和自我認同,為自己的外貌和想法感到不安,然而在服務時,雨水暫歇,可惜課業的忙碌讓他僅能享有短暫的晴天。

中午義工阿姨看到兒子吃完飯,貼心的送上一個冰淇淋甜筒當甜點,一點小福利,讓我們大家甜在心裡,暖流在我們之間傳遞,清涼意也克服了悶熱。幾句關心的話,給他加油打氣,如陽光透出雲層。

餐後接下來思考如何清點餐具,把平常所學的數學用來解決問題,走出當下年輕人易犯的自我中心和享樂主義的弊病,是何等的良善因緣才能造就,才讓我們今天幸運的在此利樂大眾,而非飯來張口?相信只要肯發心,機會就像天上明月,你走到哪,就跟到哪。

「你真不簡單,能把數學應用在算出餐具的數量。」義工阿姨稱讚兒子,讓他微微低頭靦腆一笑,笑意鑽進了他的心裡、我的心裡。

我雖然不必累積服務學習時數,但「付出」是一輩子的學習,芸芸眾生是永遠的學校,親子如何長期有志付出?對我更是新的課程,如何「甘願做、歡喜受?」怎樣做能得大自在?讓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都得圓滿。

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勞動,卻使我心中擔子輕了,煩惱少了。我做得歡喜,兒子感覺得到,他有了成長,我也用慧眼欣賞。我們默默相視,會心一笑,我做了身教,他得了心安,何須再多言?

這一次因為兒子課業繁重,只有我一個人前來,心中希望他能常常一起來。我想,如果能設計親子一同服務學習能加分的課程,是不是能幫助很多家庭?心中想著普天下如我兒子的少年,但願更多能有「志」一同,即使未來不見得平坦,讓我們以慈悲為心,以喜捨為鞋,一起邁步走向有苦有樂的人生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