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兒孫自有兒孫福

文/接輿 |2022.09.08
1531觀看次
字級

文/接輿

鄰居阿英的兒子自人人稱羨的頂大電機系畢業,原本阿英夫妻希望兒子可以去科學園區上班,當個科技新貴,或是攻讀研究所厚植實力。但是兒子沒有意願,服完兵役後竟然到親戚家開的西藥房去打工。

阿英夫妻對兒子的作法很不能理解,不僅常常叨念,還出動親戚朋友規勸兒子。但是兒子說他不喜歡電機,不想再去讀研究所,更不喜歡園區工作,壓力大,只能當部賺錢的機器。

阿英很氣惱,她說若知道是這樣,那她就不會在孩子求學時期如此用心,幫他找補習班、買參考書、安排老師等。所有付出,現在換回的是一場空,阿英常這樣嘆息著。

朋友的女兒自國立大學畢業後,就到超商去當店長。朋友希望女兒能夠考公職,可是女兒卻不感興趣,母女為此關係弄得很緊張。女兒說她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喜歡跟人群互動,超商的工作對她來說很有挑戰性,可以看遍形形色色的人,讓她覺得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也讓她充滿期待。可是女兒的話朋友哪聽得進去,母女倆常常不歡而散。就在一次大吵後,女兒索性搬出去住了,這讓朋友很傷心,認為孩子長大翅膀硬了,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裡。

同事的小孩,大專畢業後,工作一個換過一個,好不容易當了居服員有興趣,也很難得的做了好幾年。但是因為孩子堅持朝九晚四,而且假日不排班,所以薪水並不高。同事勸孩子趁年輕要多攢些錢,兒子卻說他吃住都在家裡,也不想娶妻生子,一個月兩萬多元的薪水,他覺得夠用了。剩下的時間,他可以做想做的事,讓自己的生活有品質。同事雖然不認同,但想到這個工作難得兒子喜歡,也持續很久,不敢再多說什麼。但私底下,卻常常跟我們抱怨,誰不是趁年輕多賺些老本的?真搞不懂現在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周遭這三個例子,都讓我知道時代在變,不管是父母或是孩子的想法都沒有所謂的對錯。年輕人看得開,我們這些長輩也要與時俱進,放心讓孩子過他們的日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長輩基於愛護孩子的心理,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希望孩子能夠少走一些冤枉路,但是孩子不見得會領情,這時我們就要學會放下,真心祝福孩子。

否則若再堅持己見,只是增加親子間的衝突罷了。還是那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既沒有辦法替他們操一輩子的心,那就盡早放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