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互動溫暖 青少年抗壓性較高

陳玲芳 |2022.09.06
86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九月開學了,面對新學校、新班級或是新同學,不少青少年正處於「開學」壓力期。專家提醒,與孩子對話時,不論是言語、表情或態度,給予正向支持與溫暖的回應,將有助於青春期孩子因應壓力、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根據《早期青春期》期刊研究顯示,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正面影響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階段,更能因應同儕壓力。研究由伊利諾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安排一百位青少年與其母親到研究實驗室,讓他們花五分鐘談論青少年面臨的同儕問題。

過程中,由經過訓練的觀察者,針對母親的情感和雙方輪流順暢的溝通計分。結果顯示,能試圖解決問題並管理自己反應的青少年,通常能更成功適應新環境。

研究指出,在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將使他們在中學時期,能更積極地因應和尋求父母建議;反之,母親若表現出較少正面情感、更多批評和缺乏興趣,青少年在中學開始時較不能積極因應社會壓力;對於較容易感受到壓力的孩子來說,尤其明顯。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親子溝通互動時,正面溫暖的談話內容,家長採取接納、不批判、開放的態度,能讓孩子比較願意去說,讓孩子覺察「問題出在哪裡」,也能從中學習到更多的因應策略;有時候不是父母不溫暖,而是親子間長期互動上的問題,家長面對不同特性的孩子時,如何理解他們的困難,往往考驗父母的智慧。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在許多研究中,皆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情緒反應,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會透過「模仿」學習情緒反應與因應壓力的作法,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對其抗壓性有深遠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