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國際貿易公司擔任美國地區負責人的功文文教基金會輔導員陳秀蓮,因工作忙碌,結婚五年才懷第一個孩子。她從懷孕開始,就思考孩子未來的教育問題;為了自己的女兒,她開始接觸功文式教育,經過實際了解,這是一套不同於其他方式的教育。功文式教育強調個人別、能力別,幫助每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陳秀蓮說,功文式教育就像是一種人生哲學教育,教導孩子從認識自己、激發自己、進而肯定自己,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她眼中看來,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都有自身長處,而輔導員的責任就是開發出每個孩子的潛能,並加以發揮。(圖/功文文教基金會提供)
她開心分享一位有輕度自閉女孩的學習過程。詩萍(化名)在幼稚園中班時,開始接受功文式教育輔導。起初她總默默地躲在角落,遇到挫折或不順心,常以哭鬧表達情緒,不能接受原來熟悉的事物有所改變,例如:要坐在同一個位子上學習、上廁所一定要先穿鞋子等。
雖然詩萍有情緒問題,但陳秀蓮發現,她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因此在學習方面,配合功文式教育的因材施教,幫助她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對於詩萍的情緒問題,陳秀蓮透過不斷地鼓勵,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並設法轉移其注意力,克服了一些自閉行為。現在的她,已經是小二學生,不僅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學習,還能融入團體,更懂得分享了。
陳秀蓮感性表示,在教育的路上,每每總是讓我充滿驚喜,因為從事教育工作讓我變得更快樂、更滿足。每當從前輔導過的孩子回來找她聊天敘舊,她說,這就是她最大的成就了。(功文文教基金會鄭舒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