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還在燒 小心「風疹」癢不停 陳玲芳 |2022.09.03 語音朗讀 15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蕁麻疹一般來得很快、去得也快,又經常反覆發生,像風一樣,因此又被稱為「風疹」。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在疫情期間,會盡量避免接觸及進出醫院,不過,對於蕁麻疹(俗稱風疹)病患來說,卻身陷「兩難」之間。因為有些患者在蕁麻疹嚴重發作時,皮膚會癢到受不了,甚至到需要「掛急診」的地步。高醫皮膚部主任藍政哲指出,疫情期間,患者可善用視訊門診,以免耽誤急性蕁麻疹發作的就醫治療,如果希望減少進出醫院的機率,平常的用藥習慣及生活照護,就顯得極為重要。每5人有1人 曾患蕁麻疹 蕁麻疹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患者幾乎所有年齡層都有。根據美國過敏氣喘及免疫學院資料,蕁麻疹盛行率為20%,也就是說,全台將近每5個人就有1人有過蕁麻疹。蕁麻疹一般來得很快、去得也快,又經常反覆發生,像風一樣,因此又被稱為「風疹」。蕁麻疹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蕁麻疹是一種自發性風疹塊、血管性水腫或兩者都有,通常2到3天會逐漸好轉;慢性蕁麻疹則是發生時間持續超過6周以上,是突發性的風疹塊或血管性水腫。藍政哲表示,很多蕁麻疹是「找不到病因」 ,而且不一定跟「過敏」有關;甚至,多數是跟過敏無關。臨床案例中,有患者半夜癢到受不了掛急診,甚至也有嚴重到要住院。這類病患,如果住院期間使用一樣藥物,2、3天即改善,就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導致蕁麻疹發作。壓力會誘發 新抗組織胺效果佳藍政哲進一步說,壓力也是誘發蕁麻疹發作的原因之一,像是有些考生會因為過度緊張,導致考前蕁麻疹發作,此外,因工作壓力大而誘發蕁麻疹的上班族也不少。醫師提醒,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誘發蕁麻疹的案例也不少。圖/pexels如果想要盡速解緩症狀,建議使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經研究證實,服用一顆後,能迅速緩解蕁麻疹症狀,效果可持續 24小時,許多患者使用後都說,症狀很快就減輕、感覺舒服很多。藍政哲主任表示,蕁麻疹最大的困擾就是搔癢難耐,因此用對藥物減緩症狀很重要。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1年出版《蕁麻疹治療共識》手冊,與會醫師一致認同並推薦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為首選藥物。少吃刺激性食物 避免體溫升高要預防及避免蕁麻疹發作,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及照護很重要。藍政哲強調,當蕁麻疹急性發作、極度搔癢時,千萬不能去抓,建議可以透過冰敷、馬上服藥或擦藥來緩解不適症狀。飲食方面,要避免吃太辣、太熱、會讓體溫升高的食物,例如麻辣鍋,吃了不但會流汗,也會讓血管擴張,要盡量少吃。預防蕁麻疹,醫師建議,飲食方面,要避免吃太辣、太熱、會讓體溫升高的食物。圖/pexels另外,運動結束後,汗水如果留在皮膚上,也容易誘發蕁麻疹,要馬上把汗擦乾,讓皮膚保持乾燥。其他生活上也要注意,不洗過熱的洗澡水,酒類及香水、香精等,因為容易誘發蕁麻疹,也都要盡量避免。防疫期間,患者容易產生焦慮及壓力,藍政哲主任提醒民眾,要懂得適度紓壓,慢性蕁麻疹患者也需備藥,並要遵從醫師的指示,定期服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如果需要加重劑量,也要服用適合的藥物以避免副作用。 前一篇文章 長期腳麻、下背痛 「腹部主動脈瘤」惹禍 下一篇文章 守護醫療自主權 高榮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網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攝取益生菌腸保健康 泡菜味噌納豆好菌多中藥本草文化節 11月8日故宮南院登場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食物燒焦、蔬菜久煮 烹調不當破壞營養素 作者其他文章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