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文國士是「陳綢兒少家園」生活輔導老師,也是「為台灣而教」第2屆教師,他的父母都是精神病患,被街坊鄰居稱為「那個肖仔的小孩」;如今走過傷痛的他,是兒少家園學童的老師、朋友、父母,溫柔陪伴他們成長。文國士表示:
「我要超越我的出生,活出自己的名字。」
2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7月宣布將所有資產,捐到以他與前妻為名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來幫助更多人,這項決定讓他退出世界首富榜;蓋茲認為,他有義務將資源回饋社會,並向其他富豪喊話:
「我希望擁有巨大財富的人,能在這時站出來。」
3
英國藝術家哈弗舍姆(Martha Haversham)將水果、蔬菜和其他垃圾,與雜誌剪裁的腿部圖片結合,轉換成高級時裝;她展現的藝術是場意想不到的時裝秀,凸顯周圍的自然之美。哈弗舍姆說:
「我希望作品能起到平衡作用,讓大家欣賞沒有地位之分、沒有任何物質價值的時尚。」
4
斜槓戲劇製作人與編劇的柴智屏,曾忙到飲食與生活長期不正常,還得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導致身體嚴重反撲;她以滾筒運動搭配正確飲食的系統,讓自己重拾健康。生病讓柴智屏體悟到:
「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算賺很多錢、工作再有成就感,這樣的『活著』都沒有意義。」
5
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名披薩外送員博斯蒂克(Nicholas Bostic),7月看到一棟民宅失火,他馬上停車衝去火場救人,成功在15分鐘內挽救5條生命,其中大部分都是孩子,他的英勇行為被讚譽為英雄;儘管博斯蒂克的傷勢還沒痊癒,但他說:
「如果再遇到這樣情況,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衝去救人。」
6
辜國強為了推廣中國大陸非遺手藝──花絲鑲嵌,除了直播分享此技藝的歷史、意義,並結合現代審美,創造新穎、有趣的工藝品;如今,他的工作室一個月約售出300件作品,也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國的訂單。辜國強認為:
「一門技藝的傳承與精進,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覺藝工作室」特效化妝師張甫丞,同時也是一名電影特殊道具師,沒有任何背景、沒有留學經驗的他,透過原文書、網路自學,買材料學習、嘗試,才掌握到電影特效化妝所需的各種技術與能力。張甫丞說:
「自己每個呼吸都在思考怎麼精進技術,期盼不要被框架,而是能與國際接軌。」
8
宜蘭獨臂青農林志龍在5歲時,右手被絞拌機捲入,沒了下臂,有感於親人罹癌及食安問題,他克服「單手務農」的不便,堅定栽種有機米;去年自創「志手這天」品牌,意思是「志手這天、志守這田,守護良田種好米」。林志龍表示:
「雖然不完美,但人生可以很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