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蘋果
這兩年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多數店家的生意大受影響,倒閉的店家更是不計其數。但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4月的飲料店數創歷史新高,銷售額也同樣持續增加,這樣看來,手搖飲的需求絲毫不受疫情影響。隨著手搖飲的暢銷,緊接而來的,就是每一杯手搖飲所產生的碳足跡。
僅以手搖飲的一次性飲料杯來說,環保署曾於2010年調查統計,台灣每年用掉15億個一次性飲料杯;在2020年時,台灣一年共計用掉39.9億個一次性飲料杯!於是,環保署公告7月起自帶飲料杯到四大場所(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連鎖飲料店、連鎖超市)可折抵至少5元優惠。這樣的優惠,或許能讓消費者養成自帶飲料杯的習慣,並因此開始選購自己的飲料杯。
然而,在選購飲料杯的當下,碳足跡也因此開始產生,這是環保署政策的真正用意嗎?相信不是。但是在購買前,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該購買一個適合並滿足自己多數需求的「自帶飲料杯」,例如飲料杯的容量、重量、耐熱程度……以延長飲料杯的壽命,也就能賦予這個杯子真正「環保」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