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不孕女性 求子之路倍覺「心」苦 陳玲芳 |2022.08.25 語音朗讀 10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球不孕家庭大型調查顯示,高達6成5女性與5成3的男性不孕症患者,自認心理健康在治療旅程中受到影響。圖/台灣生殖醫學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知名女星拍攝紀錄片揭開自身不孕、踏上試管嬰兒之旅的心路歷程,直指不孕治療「不丟臉、不孤單」,引發眾多備孕女性共鳴。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指出,其實像女星一樣的不孕症案例,在台灣為數眾多。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全球不孕家庭大型調查顯示,高達65.8%女性與53.3%男性不孕症患者,自認心理健康在治療旅程中受到影響。最新出爐的台灣區調查更發現,男女心理健康影響,比例懸殊。近七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旅程影響了心理健康,而男性亦接近4成。然而,不論男女,尋求心理健康支持的比例,竟不到兩成;調查進一步發現,在接受不孕症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感受到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更有高達7成女性,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圖/台灣生殖醫學會提供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美州指出,研究顯示,近七成女性患者在治療旅程中,心理健康飽受負面情緒影響;她衷心建議,有求子計畫的夫妻,應提早建立「育齡」知識,並透過「多瞭解、多交流、正常過、少得失」的正向備孕4要訣,管理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正向備孕4要訣要訣1. 「多瞭解」:「管理負面情緒,育齡知識投資是首要關鍵!」陳美州醫師提醒,正確知識能降低不孕夫妻對生殖治療的錯誤期待,避免結果不如預期時的情緒起伏。要訣2. 「多交流」:「不孕症治療是夫妻共同的事!」陳美州強調,對生殖醫學的理解,不能只存在夫妻其中一方。「從伴侶身上得到更多支持」,是台灣區調查中排名第二的成功因素。要訣3. 「正常過」:許多不孕夫妻,在生殖治療過程中,會過度專注於備孕本身,進而影響既有的職場及休閒生活。陳美州提醒,抱持正確醫學觀念、在不影響日常作息下持續接受療程,才是獲致成功的關鍵。要訣4. 「少得失」:「要能接受失敗!」陳美州表示,生殖治療的成功,絕非一蹴可及。尤其40歲後,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也僅30歲時的1/2。應視治療過程中的失敗,為調整療程方向、邁向成功受孕的基礎。醫師指出,40歲後,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僅30歲時的一半;應視治療過程中的失敗,為調整療程方向、邁向成功受孕的基礎。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戶外晾衣要小心 禽蟎上身癢不停 下一篇文章 銀髮吞嚥要肌力 老嚥問題8警訊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6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10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血壓未就醫 喘不過氣險送命花椰菜小黃瓜都營養 健康不宜靠單一食物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櫻桃含維生素C鈣鐵 助睡眠護血管益處多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全台失智症破35萬人 運動控制三高降風險 作者其他文章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弘道手作編織課 化解長者孤獨毛豆香蕉全穀雜糧 適量攝取改善失眠弱勢童居住困境 盼社會支援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