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癒又復發 免疫力下降作祟

陳玲芳 |2022.08.24
771觀看次
字級
林育生醫師提醒,一旦免疫力下滑,可能就是結核菌發作的危險期。圖/亞大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0歲李先生,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去年中剛完成漫長的肺結核治療療程,不料日前又因咳嗽超過2周,前往門診就醫。經安排痰液檢驗後,果然再度出現結核菌蹤影,且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0.9%,不僅得重新啟動新一輪抗結核藥物治療,還得嚴格追蹤糖尿病變化。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育生指出,根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結核病的發病風險,遠比非糖尿病患者來得高,合併兩種疾病的患者也會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復發率。換言之,糖尿病患本身就是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偏高,往往會先影響患者免疫系統,抵抗力變弱後受到結核桿菌侵犯。

林育生表示,李姓患者去年因為胸腔X光浸潤嚴重,並有開洞性病灶,足足吃藥一年,整整比標準的6個月多出一倍。完治後,仍留下許多疤痕,大幅增加結核菌躲藏「冬眠」的機率。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他自認恢復狀況佳,自行停用糖尿病藥物,未能好好控制糖尿病,影響身體免疫功能,導致結核病「捲土重來」。

林育生提醒,一般民眾若身體狀況穩定,且非長時間、大量接觸結核菌,即使感染後也不易進展成真正的肺結核,但若是嬰幼兒、有肺部慢性疾病造成氣道結構改變的病人、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長期接受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者,則屬易受感染發病族群。

林育生建議,一旦結核病復發,除了藥物種類可能需要更多外,還需擔心抗藥性結核的問題,增加治療難度。尤其長期熬夜、作息紊亂、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等原因,也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結核病感染或再發的機率。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身體有任何異狀,要趕緊就醫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