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yapei
文/檸檬
生活中會用到的數學,難道只有加法、減法,以及在購物時算算金額是否正確,其他就沒什麼了嗎?其實仔細觀察,數學真的很「有用」!日前的文章舉例過打折、買披薩的範例⋯⋯等,那麼還有嗎?當然有,在數學中的「科學記號」也是在生活中屢屢出現的唷!
科學記號 簡化記數
「科學記號」最初是由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所提出,是一種數字的表示法,當數字太大,在書寫或使用上容易造成困擾,會以「科學記號」表示,例如:500000(50萬)可以被表示為5×105,300000000000(3千億)可以被表示為3×1011,依照前面的範例看來,「科學記號」通常被使用在極大的數字中(極小的數字也可以以科學記號表示,不過不在此次討論範圍),那麼生活中會用到這麼大的數字嗎?日常會用到的零用錢、薪水最多就是以萬為單位了,除非中了樂透首獎,否則這麼大的數字要用在哪裡呢?
在科學上,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是每秒300000000(3億)公尺,可以表示為3×108公尺,這好像不怎麼生活化。那麼舉個最接近我們的例子,在我們的身體中有著密密麻麻的血管分布著,成人的血管總長度約為96000000(9千600萬)公尺,可以用9.6×107公尺來表示,而地球一圈的周長為40000000(4千萬)公尺,可以用4×107公尺來表示,這麼看來,人體血管總長度可以繞行地球2圈還有剩餘呢!人眼可以辨識超過1000000(100萬)種顏色,可以被表示為106種顏色⋯⋯等,這些都是科學記號在「身體」中的應用。
龐大數據 意象定義
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應用嗎?大家很常用到的搜尋引擎Google,它的名字也和科學記號有關唷。在1996年,來自加州史丹福大學的兩位博士佩吉(Lawrence Edward 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Mikhaylovich Brin)開發了一個搜尋引擎,最初被命名為「BackRub」,而後來改為「Google」,這個新名字來源於一個單詞「googol」,這個單詞是在1938年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卡斯納(Edward Kasner)九歲的侄子米爾頓・西羅蒂(Milton Sirotta)所創造出來的,他用這個單詞表示一個數學上極大的數字10100,而Google就是來自這個單詞,象徵著為人們提供更多資訊的決心。
除此之外,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提到:「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為一俱胝(100×1000000=107),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 (107×107=1014)⋯⋯所以,數學有用嗎?用處可大了呢!科學記號的應用在生活、科學、佛學⋯⋯等領域中處處可見,只是我們是否曾用心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