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仔埔也敢去 ! 中山大偕社大踏查墓葬陰廟文資 王淑芬 |2022.08.22 語音朗讀 7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山大學攜手鳳山社區大學等文史工作者進行墓葬與文化資產保存的踏查研究,並籲正視文化資產的保存。圖/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農曆七月俗稱為「鬼月」,民間有不少禁忌,不過一群熱血的文史工作者仍舉辦論壇及先後踏查墓園及陰廟以了解墓葬與文資保存,盼藉由認識扭轉過去陰森的負面印象,專家並籲文化單位重視墓葬等文化資產。中山大學中文學系攜手關注高雄墓葬文化的鳳山社區大學等文史單位舉辦「鳳山學論壇─墓葬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動,進行專題演講、尋訪鳳山公墓和陰廟,讓活動更顯神祕。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羅景文說,陰廟俗稱萬應公廟、萬姓公廟、水流公媽廟等,指祭祀孤魂幽厲或收埋無主枯骨廟宇,但隨著時間演進,這些小祠小廟已成為居民祭祀與信仰的對象,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普遍又特殊的現象。圖 / 中山大學提供文史專家及師生踏查兵分4路,其中3條路線走訪清代鳳山城周遭的陰廟,觀察鳳山城、市發展的關係,另一條探訪鳥松第三公墓。文史研究者廖德宗帶領踏查萬福廟、新興製糖會社無緣者墓、昭忠祠和北門萬姓公媽廟,路線核心是鳳山城北門外的武洛塘山,當地自清代以來就是鳳山人的主要墓地,而淮軍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來台,陣亡病故者近1/3,當時予以安葬並設有淮軍昭忠祠。羅景文說,醫生作家陳耀昌《獅頭花》等歷史小說出版後,淮軍再度成為文史學界考察熱點,但是武洛塘山自日治時期以來,歷經開闢鐵路、道路、民宅,墓葬遺跡得透過實地考察、地籍圖研判才能釐清確切位置。圖 / 中山大學提供重視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羅景文要求所有踏查及考證都要盡量完整,也期盼有關單位能重視。捷運黃線興建工程要辦理多座墓塚起掘遷葬,尤其有一些墳墓反映了時代背景及風格,都是墳墓形制的參考寶庫,更應該做好文化資產審議。「鳳山學論壇──墓葬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動由高雄市勞動生活教育促進會、中山大學中文系聯合主辦,鳳山社區大學承辦並邀文史等單位參與。 前一篇文章 《心象繪畫》8月出版 高行健:「繪畫生涯極好的總結」 下一篇文章 刷牙、設鬧鐘都踩雷 醫揭「睡眠10大NG習慣 」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 台電:盤點核一至核三廠 重啟條件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宜蘭情人節 浪漫登場軍旅信件 化身馬祖藝術 作者其他文章公益游泳教學 偏鄉學童樂開懷創意操偶說故事 動物演繹人生哲理吃番茄、花椰菜 有助保養攝護腺矽谷機器人競賽 林園國小奪5金1銀棉紙當畫筆 撕出藝術品鳳中生追紫金山彗星 摘天文攝影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