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繪畫》8月出版 高行健:「繪畫生涯極好的總結」 曹麗蕙 |2022.08.22 語音朗讀 11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象繪畫》收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完整的繪畫行跡。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高行健不只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畫作也非常出色。高行健最完整的畫集作品《心象繪畫》近日出版,收錄高行健從1964年到2020年共計260餘幅畫作,展開「高行健藝術」的紙上展覽。「《心象繪畫》是我繪畫生涯極好的總結」,他說:「我這一生的夢想都已實現,從詩歌到小說、戲劇,乃至歌劇、舞劇和電影,以及繪畫,都留下了可看的作品。」一直以來,高行健的文學成就往往令人忽略他在藝術上的造詣。事實上,在作為小說家、詩人及劇作家以外,高行健也以畫家的身分活躍於經典藝術殿堂。他的畫作在歐洲、亞洲和美國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都有展出,其中多達90次個展。高行健表示,雖然現今老來疾病纏身,卻了無遺憾,而且還時不時寫點詩,畫點小畫,這對養生和愉悅性情都有好處。「藝術乃是人們精神上的需求,我家裡就掛滿了畫,再有了這本中英法三種文字的畫冊,不僅可以送朋友,還隨時可以翻閱,遐想玄思,趣味無窮。」高行健2010年作品〈叩問〉。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聯經出版公司表示,高行健的水墨畫極具詩意,手法上借用了中國水墨意境傳統,一方面超越了西方具象繪畫和抽象繪畫的傳統路徑,消解透視,可近可遠;另一方面同時貼近西方現代主義美學的問題意識,探問當代人的存在狀態。譬如在〈叩問〉、〈死亡〉、〈死城〉、〈死之君臨〉,乃至〈永恆〉等作品中,高行健毫不迴避現實人世的艱難。然而,他對人生的悲憫不走向宗教,卻透過審美提升。高行健在繪畫中追求美與意境的結合,探索潛意識中可達的最高境界。高行健對繪畫藝術的開拓,使得他繪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法國畫家和文學藝術史家貝格茲稱他為「靈魂的畫家」。2015年,比利時伊克塞爾美術館與皇家美術館以高規格為其舉辦繪畫雙展,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甚至開闢專廳收藏高行健的畫作,使高行健與魯本斯、林布蘭等西方繪畫大師同列「長久展出、永久收藏」的位置。高行健2011年作品〈死之君臨〉。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聯經指出,《心象繪畫》收錄高行健完整的繪畫行跡,由1964年一路揮灑到2020年,共計260餘幅畫作,可縱觀畫家蛻變、沉思、昇華的心路歷程及思想意境。觀者將發現,脫離文字與言說的框架,訴諸黑、白、灰與線條、光影的律動,人人具備的深層而混沌的潛意識,都能因此被觸摸與感知。 前一篇文章 岸腳社區推動地方創生 凝聚留鄉青年向心力 下一篇文章 墓仔埔也敢去 ! 中山大偕社大踏查墓葬陰廟文資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 台電:盤點核一至核三廠 重啟條件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宜蘭情人節 浪漫登場軍旅信件 化身馬祖藝術 作者其他文章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