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朝富、陳明里 讓行動不便者也能行無礙 文/酉方 |2022.08.20 語音朗讀 50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無障礙開心出遊,重新找回歡笑和社會連結。圖/行無礙協會提供陳明里(左)和許朝富(右)經常參與各式勞工運動。圖/行無礙協會提供無障礙開心出遊,重新找回歡笑和社會連結。圖/行無礙協會提供培訓操作爬機專業人才。圖/行無礙協會提供利用爬梯機輕鬆上下樓。圖/行無礙協會提供 文/酉方 在台灣殘障福利運動的發展路上,個性陽光、開朗,自嘲是「台灣最醜的男人」、「阿里疤疤」的陳明里,無疑是其中重要的推手。也因為他勇於站在陽光下,推動「殘障福利法」立法,發起成立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策畫設立「陽光重建中心」、推動成立台灣首座身障者庇護職場「陽光洗車中心」……使國內燒燙傷醫療受到各大教學醫院重視,致使後來發生的八仙樂園塵爆,台灣的醫界能創造許多讓國際驚歎的醫療奇蹟……重新站起投身公益路陳明里於1974年,工作時因三氯乙烯化學原料槽機器爆炸,造成全身38%三度灼傷,歷經26次手術重建及長期穿戴彈性(壓力)衣,才重新找回一張破碎的臉,四肢也沒有因皮膚攣縮而變形。「復健過程幾度差點撐不下去,好在媽媽全程陪伴,我終於重新站了起來……」 陳明里也於此時確立日後的人生方向,於1981年「國際身心障礙者年」推動成立陽光基金會,走上為弱勢者爭取福利之路。1990年,陳明里追隨劉俠女士,參與推動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簡稱「殘盟」),聯合各種障別團體成員,共同為弱勢者爭取就醫、就學福利;1993年榮獲10大傑出青年;1994年,終於迎來健保實施,完成階段性任務,也順利開展為殘友提供就業機會的各類庇護工場。行動不便無礙心飛翔在此過程中,陳明里結識了因感染小兒麻痺,從3歲就不良於行的許朝富,兩人互相欣賞,志趣相投,也相約一起合作提升殘障朋友的生活品質。「雖然我一生95%以上醒著的時候都是坐在輪椅上,但我一直希望能過著『行無礙』的自由自在生活……」許朝富在行無礙創會理事長陳國嘉支持下,擔任協會總幹事至今18年,他善用網路專長,架設「行無礙生活網」,發起「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希望藉由心態改變+輔具協助+專業人才培育,讓身障朋友不再視出門為畏途,每個行動不便者,都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的趴趴走。剛開始,許朝富的努力只被少數人看見。2007年陳明里在陽光基金會服務25年後自請退休,轉個身,他又到了行無礙協會擔任辦公室主任,開展另一段公益之路,兩人也努力研究爬梯機等各類輔具,於協會之外,開創社會企業提供輔具租借服務,讓「行無礙」具體可行而非流於口號。樓梯阻礙戶外行動力陳明里說,直至2021年,台灣有超過67.46%的房屋,是沒有電梯(且樓梯間狹窄,不適合加裝扶把電梯)的公寓住宅(台北市占52.60%,共47萬3898戶,新北市占50.89% ,84萬2043戶)。也就是說,北部都會區有超過4成的身心障礙者,住在無電梯集合式住宅,這對於家有臥床病人、洗腎、行動不便者而言,樓梯成了阻絕他們和外界連結的障礙,連外出就醫也困難重重,遑論出遊、逛街、老友聚會或參加活動了。今年52歲的許朝富不否認,自己十分熱愛自然,也想著能夠去看看世界各地不同風光、不同生活。許朝富說:小時候爸媽曾經背著他去日本旅遊,讀書的時候也常跟著同學出遊,工作後開始接觸身心障礙組織,才對障礙者受社會與環境的限制及阻礙開始有感……暢行無阻是基本人權許朝富曾在工作中,跟著主管跑遍台灣各縣市,深深覺得「無障礙」對生活層面的影響重大,他很認同「國際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指出的,無障礙本身是一種權利,也是實踐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被迫困在家中,就無法享有自由的權利。」從網路中,許朝富得知:世界各地障礙者的生活方式十分吸引人,他認為,台灣障礙者的生活,同樣可以活出有滋有味的生活,所以他主動邀請大家一起出來玩樂,結合實體活動、服務與網路分享,讓障礙者的生活變得繽紛多彩,每一次總是玩得盡興,流連忘返。即便無法出國,能夠走出去到淡水去感受山海美景,也是很棒的一件事。他曾積極踏查、親手繪製適合輪椅族或行動不便者使用的「淡水無障礙旅遊地圖」。「最重要的,是能夠透過專人協助的爬梯設備上下樓梯,一旦能走出家門,就有機會海闊天空。」爬梯機+巴士 提升服務品質行無礙協會最近受貝殼放大募資顧問公司支持,正積極募集多台「爬梯機」,同時培訓能操作爬梯機的專業人員,希望能縮短身障者與長者,跨越走出家門最遙遠的距離──樓梯。根據2016年衛服部「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中顯示,在全台的身心障礙者中,有高達7成表示需要定期就醫,但全台卻只有4成的身心障礙者可順利就醫,剩下的3成則因為「醫療院所距離太遠」、「交通不便」與「沒有人可以接送」等因素,無法順利就醫。這群身心障礙者往往在房間強忍傷痛、病痛,導致延誤就醫、病情加重,更可能因嘗試下樓而摔傷送醫,這些身障者的「行動困境」正在你我周遭持續發生著,多一秒的等待,他們就多一秒的痛苦難耐。許朝富說,大家可能會猜想:「好不容易能走出家門,身障者主要目的應該就只是去醫院就診吧!」但過去7年推廣期間,行無礙看過許多例子,是很多長輩及身障者,光只是幫助他們走出家門,到附近社區公園走走,就開心的咧嘴大笑,「能去好好洗個頭髮,甚至是能無憂慮地出席孫子的婚禮,常讓他們心願滿足,重新與社會連結……」有些長輩行動退化或中風後出院回家,家中老舊公寓沒有電梯,一時間又沒有搬家的能力(老人家安土重遷,也只想回到原本的家中),家屬四處探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好不容易得知行無礙可以提供爬梯機專人操作服務,緊皺的眉頭往往立刻鬆開。從第一年500多個服務案例,到如今每年超過一萬人次,行無礙一方面感受到需求的急迫,另一方面也深知服務不可中斷,未來老齡化時代來臨,每5個人中有1個是老人,這類需求只會愈來愈多,所以一定要透過前瞻願景計畫擴充人力及設備,來支撐日增的需求。「目前協會僅有4部爬梯機,要應付每周平均225人次的服務量,早已捉襟見肘,再加上接駁的復康巴士已有百萬里程,也亟待汰舊換新……」許朝富希望這次募資能早日達標,提升服務品質和量能。支持行無礙協會募集爬梯機、接駁巴士計畫請洽:https://backme.tw/ref/KySQW/ 前一篇文章 企業捐300台自動關火器給北市府 造福獨居長者 下一篇文章 查失蹤人口 熱心警察變尋人高手助無名屍「回家」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洪麗鳳 巧手製華蓋 穿旗袍行堂林玉梅 70年義工心念堅定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以各種形式進行展演林儒麟 原創音樂劇促族群融合林暉 多元跨界的文化企業家 作者其他文章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