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甘露水 文團為橋頭聖觀音120年慶生 王淑芬 |2022.08.18 語音朗讀 21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位在台糖橋頭糖廠內的「黑銅聖觀音」,走過兩甲子的歲月,今天適逢立像120年,文史團體帶領民眾慶生祈福。圖 / 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1902年立像於橋頭糖廠的「黑銅聖觀音」走過兩甲子的歲月至今仍守護著這塊土地,文化團體不捨黑銅聖觀音成為「被遺忘的甘露水」,以「見日」為題用祭典祝禱,祈求聖觀音繼續守護著大家。民眾用獻花等儀式為聖觀音立像慶生、祈福,也分享聖觀音落籍橋仔頭的源起及歷史,盼台糖修護聖觀音工程順利,如同民眾期待早日揮別疫情的心情一樣,儘快「見日」。橋仔頭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者商毓芳、蔣耀賢長期爬梳在地文史,對於黑銅聖觀音的祭祀更積極有力。圖 / 記者王淑芬今天是「黑銅聖觀音」立像於橋仔頭糖廠的120年紀念日,這尊自1902至2022年走過兩甲子歲月也見證台灣糖業的殖民歷史 ; 但是聖觀音任憑風吹日曬,神尊掉漆斑駁,文史工作者商毓芳及蔣耀賢帶領民眾遵日式古禮獻花祭祀。 圖 / 記者王淑芬蔣耀賢說,橋仔頭聖觀音1902年立像,當時的糖廠初代社長是鈴木藤三郎,作品出自日本第一代雕塑家大熊氏廣的鑄造,以西元720年奈良藥師寺東院聖觀音為本,仿效西歐的大型公共銅雕,也是日本第一個佇立在海外殖民地的首例。文史工作者認為黑銅聖觀音是台灣美術史上從未被討論過的作品,非常可惜。圖 / 記者王淑芬所以商毓芳、蔣耀賢策劃 「見日」活動紀念聖觀音立像120年,用藝術、舞踏及講座梳理橋仔頭聖觀音的文化歷史與藝術價值。時值世紀疫情肆虐,活動以「見日」做主題,反映民眾期待「看見日常」、「撥雲見日」的心情,也賦予活動特別的意義。圖 / 文使工作者提供台糖公司高雄區處糖業博物館課長鄭乃綱表示,台糖也致力於文史保留,今年5月招標委託學界做黑銅聖觀音像整修,用更細膩的工法將先以去漆劑還原神像原色、刮除剝落的外觀,再做外層保護,讓聖觀音更莊嚴雅緻,預計10月完工。聖觀音高180公分,據說當初鑄造銅材取自古銅鏡及銅扣融鑄而成,於當時屬於稀有的銅材金屬。 前一篇文章 夏至藝術節熱鬧展開 風神寶寶登台演出兒童劇 下一篇文章 衛武營歐普拉甄選出爐 8素人歌手將躍登舞台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針線當筆布為墨 拼布展秀技藝2025佛光盃籃賽今開戰 16勁旅以球會友海藻養牛助減碳 高科大研究登國際為偏鄉學童圓夢 攝影師義拍畢業照智慧販賣機 進國小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