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線材繞指柔 翁國嵩折繞雕塑神佛氣韻

王淑芬 |2022.08.17
2218觀看次
字級
金屬線雕藝術家翁國嵩雕塑神佛精靈,作品追求表情達意、氣韻生動。圖 / 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工作室彷彿是一座小型博物館,有臥佛、千手觀音也有三太子等 ,每一尊神佛雕塑都有他的創作歷程故事,金屬線雕藝術家翁國嵩侃侃而談他的浮想思繪,要讓作品表情達意、氣韻生動。

翁國嵩的金屬雕塑對高雄人並不陌生,因為一尊象徵守護海港的「媽祖」線雕就在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的面港處,是遊程的動線路徑,不少民眾路過驚豔於創作的巧手工藝,多會佇足欣賞,也開啟對金屬線雕的認識並追蹤翁國嵩的工藝創作。

走進翁國嵩的工作室,神、佛、精靈作品占大宗,也有動物等充滿童趣的線雕創作,每一個成品都是意境與心境的投射,也有藝術家的心靈故事。

圖 / 記者王淑芬

其實,翁國嵩大學唸建築系,早期在建築師事務所繪圖並做空間設計,10餘年的工作要熬夜繪圖,讓渴望獨立創作的他沒有時間發想,所以決心出走。後來得到太太的支持,著手創作從回溯自己做出發,兒時宮廟神佛的容顏,乃至於廟口護法石獅的威武神姿都是心靈養份也是他的創作元素。

信手捻來一捲金屬線材開啟工藝創作,翁國嵩做出興趣,舉凡生活的器物、動物、心靈的冥思、宗教神靈等都有他發想的延伸及創意,古籍、經文聖典的故事更是他融合創作的靈感。後來他取材山海經、敦煌飛天,作品更多元不拘,雖然神靈以虛構實,翁國嵩仍堅持要有活靈活現的氣質神韻之美。

圖 / 記者王淑芬

創作媒材取自一條的金屬線材,如何構思找到創作起點,被問到是否要先繪製草圖,翁國嵩說,若在乎創作思緒與操作過程的流暢感,自由創作就可用浮想思繪的方式強化造形與形象的印象,「胸有成竹」的創作方式就油然而生,創作歷程是憑空不假手稿。

他將金屬線串接塑造成三維度的立體實像,透過光影游移又有四維度空間的驚奇,不過他更期待觀賞者有自己的想像,去探索線條之美,賦予作品更多的想像可能。

圖 / 記者王淑芬

翁國嵩工作坊的作品陳列,神佛、菩薩最大宗,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線雕作品精緻細膩,即使幾經折繞、扭彎,還能雕塑出神佛的立體及多面向視角的自然無拘,神像容顏慈悲、意態莊嚴,線材嫁接無縫流暢,毫無違和。

以千手觀音神尊為例,被問到繁複的工序要花費多少時間?翁國嵩說,很難精算,常常基於完美或新的靈感,會有所增補,力求更好的藝術呈現。

其實,神靈精怪之外,翁國嵩也偶有童趣創作,院子裡的牛魔王、孫悟空,還有一隻與人同高的水鹿、半羊半魚的魔羯等線雕,靈巧的作品引人入勝,成為訪客聊不完的話題。

圖 / 記者王淑芬

醉心於金屬線材雕塑,繞指柔的線材雖是柔軟富彈力,但是在彎、折、穿、繞及編的過程中,翁國嵩也常會因為一個不小心的回力彈而受傷,他說有兩次慘痛的經驗,眼角被刺傷到要休息數日才能恢復視力。

15年的創作歷程,翁國嵩有數十場大小展覽,還有學校、企業邀約創作, 基隆市仁愛國小的「時光樹 述時光」、南科高雄園區「風的線條」、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大義媽祖」、屏東潮南國小「鳳凰花開」等都是公共藝術裝置,民眾欣賞之餘也合影入鏡,成為打卡的熱區,網路社群的分享更加乘了作品宣傳效果,近年翁國嵩的創作更熱門,也有海外邀約創作等。

圖 / 記者王淑芬

棄建築改做金屬線材創作,翁國嵩還潛心研讀經典,並分享追求表情達意、氣韻生動的創作理念,他會繼續將意念用線材做最好的呈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