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軼事】沈謙妙答鄭騫

文/隋曉德 |2022.08.16
1285觀看次
字級

文/隋曉德

已故的修辭學大家沈謙教授生性幽默,妙語如珠。就讀台師大國文系時,曾旁聽台大中文系鄭騫先生的課。

鄭騫先生在第一堂課,引金人劉祁《歸潛志》所云:「昔東坡生,一夕眉山草木盡死。」問在座學生:「傳說蘇東坡出生時,眉山草木盡皆失色枯萎,原因是草木靈氣都加諸在東坡一身,同學們相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幾個學生舉起手表示相信,鄭先生帶著嘲弄的語氣道:「連這樣沒有根據的話都相信,如何做學術研究?」然而,當另一批表示不相信的學生舉手後,鄭先生又說:「連這麼有趣味的傳說都不信,那怎麼讀文學呢?」語畢,在座學生無不滿腹疑問,不知道學問淵博的老先生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之後,沈謙因為編輯雜誌邀稿之故,有了親近鄭騫先生的機會。某次送鄭騫老先生回家的路上,兩人談到當時課堂上東坡和眉山的話題,沈謙表示,雖然那堂課自己並不在場,但是心中已有答案。鄭老先生好奇問他會如何回答?沈謙說:「莊子已經告訴我了。」語罷,鄭老先生哈哈大笑。

沈謙教授所謂的答案,指的是《莊子.山木篇》中的故事:

莊子行於山中,看見一株枝葉盛茂的大樹,樵夫於樹旁休息卻不砍伐。莊子問樵夫緣故,樵夫說:「因為這棵樹沒有用處。」莊子感慨道:「這棵大樹正是因為沒有用,才得享天年啊。」

走出大山後,莊子借宿於老友家,老友歡喜宴請莊子,童僕前來問道:「家裡兩隻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要抓哪一隻呢?」主人說:「就抓那隻不會叫的吧!」

隔日,同行的學生問莊子:「山上的大樹,因為無用得享天年;但友人家中的鵝,卻因為無用而死。請問先生,您覺得無用好還是有用好?您會如何自處?」莊子笑答:「我將處於有用和無用之間。」

莊子以「處乎材與不材之間」作為應對人生的態度,沈謙教授即是模仿莊子,對「蘇東坡與眉山」傳說,採取「信與不信之間」的態度。如此「引經據典」而又深富創意的答案,難怪會贏得鄭騫老先生惜才的會心一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