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就1人罹偏頭痛 嘉基創中南部首家頭痛中心

羅智華 |2022.08.10
840觀看次
字級
為解決頭痛病人困擾,嘉基率先成立「頭痛中心」,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復健科、中醫、睡眠專科等。圖/嘉基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為解決頭痛病人困擾,嘉基率先成立「頭痛中心」,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復健科、中醫、睡眠專科等,有頭痛困擾民眾只要在頭痛中心團隊科別就診,就可由團隊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解決頭痛共病及科別間轉診問題。

今年50多歲的潘小姐,自10多年前就有偏頭痛問題,隨著年齡漸長發作愈頻繁且疼痛時間更長,同時出現怕光、怕吵等情況,止痛藥量增加也無法舒緩症狀,甚至半夜跑急診打止痛針,在長期頭痛壓力下情緒低落,沒想到女兒也出現偏頭痛症狀,經友人介紹至嘉基神經內科求診後,經1-2個月治療後症狀終於獲改善。

嘉基「頭痛中心」主任、台灣頭痛學會理事許永居表示,偏頭痛在神經內科門診是常見疾病,但和因壓力偶發的頭痛相比,是較為嚴重的頭痛,約六成病人發作時為單側頭部的劇烈疼痛,因此被稱為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血管、神經、腦內傳導物質有關的疾病,據統計國人平均每8位就有1人有偏頭痛,好發年齡從25歲到45歲,且女性是男性3倍,約70%有家族史;偏頭痛不是「症狀」而是一種「疾病」,頭痛不等於是「偏頭痛」,許多人以為偏頭痛是因感冒、睡眠不足、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出現的症狀而輕忽。

年輕女性易患偏頭痛,發作時常伴隨想吐、畏光等,甚至會有情緒失控等狀況,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導致生活品質下降,應及早就醫,避免轉變成慢性偏頭痛,嚴重會引發中風。
    
許永居強調,頭痛需藉由正確病史詢問,將造成頭痛原因分類,就以偏頭痛而言,為腦部或周邊血管釋放化學物質(如CGRP)導致血管收縮,病人對腦部疼痛訊息過於敏感,進而疼痛加劇;醫師提醒,就醫時提供疼痛位置、感覺、伴隨症狀及疼痛頻率,有助於診斷,對症下藥。

目前除偏頭痛專一型止痛藥物、傳統口服預防偏頭痛藥物外,還可使用新型注射式預防藥物,如肉毒桿菌素或CGRP抑制劑或重複性透顱磁刺激術(rTMS)都能有效改善;另外,中醫的穴道按摩、針灸與復健都能有效舒緩頭痛程度,配合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遠離或降低環境與飲食誘發因子,可達到療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