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12日將公布最新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外界預期可能較5月底的3.91%再微幅下修。學者表示,台灣出口面臨的挑戰近期才會真正顯現,能否「保3」,須留意下半年出口、消費兩大變數。
主計總處將在8月12日公布下半年最新經濟預測數,外界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91%可能下修,主計總處官員也說,由於今年第2季CPI年增率3.46%比先前預測高一點,全年CPI上修可能性較大。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下半年影響經濟成長率最主要有兩大變數,分別是出口及消費動能。
吳大任表示,隨著各國啟動升息列車,從家庭經濟來看,貸款利息等支出都會增加,進而排擠非必要性支出,像是手機、筆電跟3C產品等,這部分也是台灣出口主力,不少消費性電子廠商近期提到去化庫存的壓力上升,如果進一步影響到上游半導體產業,下半年也可能影響台灣出口動能。
第二個變數在消費,隨疫情趨緩,國內消費下半年雖有望回溫,不過,吳大任提醒,台灣去年經濟亮眼主要是靠出口支撐,如果下半年出口明顯衰退,製造業廠商可能放無薪假,甚至連帶導致失業率上升,影響就會反映在所得面,進而衝擊國內的消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