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加速改善國中小校老舊校受耐震能力,教育部於二○一七年爭取行政院專案經費,協助地方政府拆除有立即、潛在危險或缺乏補強經濟效益、亟需待整建的老舊校舍,並重建一百五十八棟新校舍。教育部表示,二○二○年再獲行政院補助款經費,繼續協助地方於今年底前重建一百一十七棟新校舍。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依《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建築物耐震標準分為四類,各級學校校舍屬第三類建築物,其耐震能力初步評估Is值應大於一百。
國教署說,二○一九年依內政部耐震規範,優先協助Is值八十以下校舍提升耐震能力,自二○二○年起則接續針對Is值八十到一百的校舍進行整建,並提醒學校於重建時應考量空地綠化、節能減碳、通風採光及防災避難等面向,同時結合在地特色改善校園環境。
國教署說,新竹縣石光國小為例,該校教學大樓於一九七五年興建,經校舍耐震評估決議拆除重建。校方在空間設計上刻意聯結客家在地精神及原本的空間地景,並融入活潑元素,呈現兼具傳統和現代創新的三合院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