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轉識成智是一種創新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2022.07.23
3079觀看次
字級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在線上佛學院《八識規矩頌》課程中,討論到「薰習」的概念,透過第六意識回薰善法,能增強阿賴耶識的清淨勢力,提升生命。突然有個青年發言:「哇!那這個是洗腦嗎?」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洗腦好像很可怕?!」我笑了起來,果然第六意識迅速望文生義,「洗腦」一詞強加上了個被害妄想的定義,威力無窮。

想起民國一百年,佛陀紀念館開光落成,家師星公上人依教育本懷開設「佛光小姐培訓班」,訓練年輕人表達、思惟,講說人間的真善美。結果有一回佛光小姐導覽時,被客人問難:「小姐!你年紀輕輕,就來這裡被洗腦,好可憐耶!」當時佛光小姐機智的回答:「能以正確的觀念淨化自己,很好啊!」

當家師分享這一則公案時,全佛光山的法師響起熱烈的掌聲。內心除了讚歎這位佛光小姐的機智,更對於他能對人間佛教提起大無畏的信心與勇氣,感到敬佩不已。觀念決定行為,行為改變人生,其實「洗」是個中性名詞,洗白洗黑,全看自己。

念頭如何「洗」?西方心理學講「意識流」,指出人類的意識是流動的,任何一個片段的概念,都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而從佛教的角度,談的是「念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提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也就是前念、後念相繼前進,於是生命中根本沒有一刻是活在同一個想法、狀態中,每一刻的自己都在改變創新。

過去的我們經常「夜深人靜,習慣想到同一件事情」,於是誤以為念頭總是來回穿梭在某一些熟悉的情節,卻不知道每一剎那都在除舊布新,定義一個新的自己。叢林學院中,晨鐘暮鼓便是清淨的願力與響聲,於是修行人便在日夜的精勤中,創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而這也是唯識學談轉識成智最棒的資糧。因此加入清淨、溫暖的材料,那麼生命的緣起,便會流轉出善美的故事。

這種創新的速度有多快呢?《唯識三十頌》談「恆轉如瀑流」,二六時中念頭的躁擾,如瀑流一樣的傾瀉而出,再透過生活中的說話、行動、念頭,不斷地回薰、改變自己,看似不經意的揚眉瞬目,都具足了無數業力因緣,決定自己到底看見了什麼世界、打造出什麼樣的人生。

不論是「洗」、「薰」,最後的關鍵在「轉」,於是佛教的念流不只是連續,更要照見改變的可能性。在無常的得失中,若能了解智慧與創新的本質,便知道生命就是轉凡成聖的的創新歷程。

與其大半輩子不斷向外張望,追求外在技術上的轉換,不如打造內在的幸福安穩。佛光山叢林學院八月十日,歡迎大家一起回來轉識成智,看見佛教的智慧中,最珍貴的創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