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肺、防蕁麻疹 有氧運動避免傷風 陳玲芳 |2022.08.04 語音朗讀 37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醫師建議,立秋要多做有氧運動,譬如健走、慢跑、各式瑜伽,或在假日時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伸展動作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年國曆8月7日(農曆七月初十)節氣「立秋」,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表示,立秋天氣轉換,是蕁麻疹好發季節,可多吃薏仁補氣運脾,同時多做有氧運動「養肺」、幫助呼吸順暢,避免「空調病」引發傷風感冒。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立秋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時節,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因而受到外感侵襲。所謂「外感六淫,內生五邪」,六淫即六種外來主要致病邪氣,包括風、寒、暑、溼、燥、火。然而,在亞熱帶的台灣,此時卻是颱風開始活躍的月份,天氣由炎熱轉變成溼熱多雨。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秋天開始要「養肺」,肺主皮毛,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當作養生的基本準則,但是也要小心,立秋是特別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時節。立秋,是特別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時節。圖/pexels 有一說,蕁麻疹發作時,要多吃綠豆、黃瓜、冬瓜等食物「清熱利溼」來改善;吳宛容中醫師提醒,這不見得是對的,因為蕁麻疹易好發於「痰溼」體質者身上,所謂痰溼體質,就是身體的水分代謝已經失調,而「溼」就是滯留在體內的多餘水分。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會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環境潮溼、貪吃甜食,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此時,人體反應可能會出現容易睏倦、身體四肢沉重、缺乏食慾、精神不濟,甚至引起心情鬱悶,夜間睡眠多夢、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腳容易水腫、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不適,腹瀉現象。這種情況,最好少吃生冷或寒涼性質食物,避免傷脾胃,加重體內溼氣。如果多吃黃瓜、冬瓜、西瓜、大白菜、蜂蜜、生菜沙拉等寒涼食物,蕁麻疹可能會更嚴重。老一輩的人常說,脾溼易導致蕁麻疹,這時應該吃些「補氣運脾」的中藥材,如白朮、砂仁、薏苡仁、西洋參等,來改善蕁痲疹症狀。吳宛容說,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乾、喉嚨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立秋要及早針對「養肺」做準備,飲食應注意多吃「滋陰潤肺」食物。她強調,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更關係到壽命長短。養肺蔬菜,包括蓮藕、百合、銀耳、木耳、山藥、荸薺、胡蘿蔔等。水果如梨子、蘋果、山楂等。果仁類如杏仁、核桃、花生、松子、芝麻等。還有黃豆類製品如豆腐也是。而要預防外感風邪,保養上呼吸道,中醫有個方劑叫「甘桔湯」,是以苦桔梗、生甘草為主、搭配麥門冬、桑葉、菊花泡成「茶飲」,可以保護氣管、避免咳嗽。「甘桔桑菊飲」材料:生甘草3錢、苦桔梗3錢,麥門冬5錢、桑葉、菊花各2錢。做法:將材料加水1000c.c.煮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清心補肺、健脾化痰、調節免疫力。立秋時節,台灣氣溫還是偏高,室內大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要避免患上「空調病」。圖/pexels立秋時節,台灣氣溫還是偏高,室內大都開著空調;吳宛容提醒,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要避免患上「空調病」。由於立秋之後,早晚天氣較涼,人們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因此,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尤其夜裡建議空調溫度要調高至28~30度,既可降溫避暑,又可預防空調病。吳宛容建議,立秋要多做有氧運動,譬如健走、慢跑、各式瑜伽,或在假日時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伸展動作。她強調,「森林浴」對心肺循環有極佳保健功效,有助於肺部下方的橫膈膜運動;橫膈膜為呼吸時最重要的肌肉,動能良好的橫膈膜,有助肺臟的擴張、收縮,讓人們的呼吸更順暢。 前一篇文章 青春痘或玫瑰斑 8成民眾分不清 下一篇文章 酥脆可麗露 港都甜蜜好滋味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隔夜菜切勿反覆加熱 細菌滋生恐危害健康補充維生素C強健頭皮 多吃芭樂調整皮脂分泌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