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醫師(左)與協會副召集人許仲瑤醫師(右),希望與病友們共同建構一個資訊整合平台,協助醫療院持續投入治療。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調查發現,人們對「青春痘」與「玫瑰斑」傻傻分不清,將近8成民眾都搞錯!皮膚科醫師表示,「青春痘」與「玫瑰斑」是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兩種皮膚病,卻也是最容易被誤解與忽略的兩種皮膚問題,這兩種好發在臉部的皮膚病,如果長期不處理、不治療,可能造成患者身心巨大影響與傷害。
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為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主要為血管擴張(Vasodilation)所引起,患者多以女性為主,常見的致病因子包含日晒(紫外線)、天氣炎熱、基因、情緒壓力、蠕形螨蟲、免疫系統以及表皮障壁功能的缺損等。常與青春痘疾病一同被患者視為保養化妝的問題,在沒有專業醫師治療下,將對皮膚健康造成傷害。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醫師表示,有鑑於台灣社會長期對青春痘、玫瑰斑疾病的誤解,同時缺乏一個真正全心全力為病患全方位醫療照護配套而努力的機構。去年由玫瑰斑病患家屬自發性發起的全國性之社會公益慈善組織「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正式成立,旨在宣導台灣青春痘與玫瑰斑衛教資訊,提供醫療上的諮詢與協助。
女性好發玫瑰斑 與喝酒無關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副召集人許仲瑤醫師指出,玫瑰斑(Rosacea)因患者臉頰會紅紅的,貌似有喝酒而有「酒糟」的別名。但其實玫瑰斑的英文Rosacea,意指臉頰像玫瑰紅一般的體質,與喝酒並無直接相關,不喝酒的人也有可能會罹患玫瑰斑。女性與男性比例約3:1。
邱品齊與許仲瑤醫師共同指出,日晒、過度清潔、保養品與化妝品使用,會讓玫瑰斑的狀況加劇;心情起伏大、生活作息的不正常、熬夜等等,也會造成蠕形螨蟲增生。圖/記者陳玲芳
玫瑰斑分4類型
1. 紅斑血管擴張型:在兩頰、鼻翼、額頭或下巴,容易潮紅以及微血管擴張。
2. 丘疹膿皰型:長得很像青春痘,不過不會有黑頭粉刺或白頭粉刺。一般多集中在臉的中軸線像是臉頰、人中、鼻子、鼻根下面、跟法令紋中間;有時額頭也會發生(呈現干字型)。
3. 鼻瘤型:出現凹凸不平的皮脂增生,以及軟組織的增生,讓鼻頭呈現紅、腫,好像一顆球或腫瘤。
4. 眼睛型:輕微時為眼結膜發炎,眼睛灼熱感、乾燥、異物感、沙礫刺痛感、發紅、刺癢、畏光,嚴重時則可能表面破損或角膜炎。
邱品齊與許仲瑤醫師共同指出,日晒、過度清潔、保養品與化妝品使用,會讓玫瑰斑的狀況加劇,心情起伏大、生活作息的不正常、熬夜等等,也會造成蠕形螨蟲增生。另外,其他刺激因子如飲酒、吃刺激性食物,或泡湯、三溫暖,也有可能讓皮膚狀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