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活起來

江俊亮、曹麗蕙、陳玲芳、羅智華、李祖翔、曾博群、張哲郢、王淑芬 |2022.08.04
31276觀看次
字級
建造於1931年的林開郡洋樓,是基隆保存日治時代最龐大的民間建築物。圖/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政府提供
北投溫泉博物館是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常吸引不少泡完湯的民眾,到此慢步散心。圖/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政府提供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有著數十年的歷史,是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現場。圖/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政府提供
林開郡洋樓,展現出基隆近百年歷史繁華與淬鍊。圖/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政府提供
「台北北警察署」原為日本統治威權管控的衙署機關,2006年定調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圖/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政府提供

文/記者江俊亮、曹麗蕙、陳玲芳、羅智華、李祖翔、曾博群、張哲郢、王淑芬

「民雄鬼屋」被認為陰氣很重,卻有人在旁開設鬼屋咖啡,並僱用鄰近的大學生當工讀生;到店裡消費的客人最常問的話是:「有沒有遇過靈異事件?」對此,員工張詞翔表示,「老實說,沒遇過!」

來自北部的張詞翔,10多年前考上國立嘉義大學,當時「鬼屋咖啡」剛開張不久,她就到鬼屋咖啡打工;張詞翔表示,有些客人自稱有「體質敏感」,對於鬼屋「有感覺」,也有顧客對鬧鬼傳聞,斥為無稽,不論各方說法為何,她都予以尊重。員工們每逢農曆初二、十六拜拜時,也都會另外準備一份供品祭拜。

近年來,台灣各地「鬼屋」紛紛有活化、再利用情形,劉家後代曾於2020年8月委託房仲業出售古厝前土地,開價新台幣1350萬元,雖然開價並不高,詢問度也不低,甚至有人從美國跨海詢問,但至今尚未尋覓到「有緣人」。

房仲業者指出,劉家古厝的房地共2筆,分為主建築土地及古厝前空地,受委託出售的是古厝前空地,面積共375坪,每坪開價3.6萬元;由於傳言太多,令詢問者躊躇不前,劉家後代也不急著脫手,因此至今尚未成交。

基 隆  

林開郡洋樓 變文化新地標

建造於1931年的林開郡洋樓,是基隆保存日治時代最龐大的民間建築物,為基隆十景之一;最早是民用居住,後來對外承租為經營舶來品、美國大兵休閒的美琪酒吧,也在1966年《聖保羅砲艇》中出現。

由於產權複雜,洋樓荒廢後,被列入全台十大鬼屋之一;外牆剝落、髒汙感,還有傳聞曾發生縱火案,或看到燒焦女子微笑,最常流傳的故事是林姓礦商建造後改為酒吧,其中一名服務生娜娜懷了美國大兵的孩子,想一起回美遭拒,於是縱火燒死數十名顧客。

2016年基隆文化局請屋主移除空中花園的榕樹,2021年基市府改善騎樓與照明,簽署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今年6月開放參觀。

鄰近陰陽海的台金戲院,為1930年代水湳洞第一家戲院,也是瑞芳最老的戲院;經新北市觀旅局委由山城美館團隊經營後,其斜對面的「山城食堂」前身,即是舊時的礦工食堂。

瑞芳小鎮曾靠礦業興盛,隨礦區停產,繁華一時的台金礦業附設電影院,也荒廢多年;當地人流傳,當年電影院施工期間,一名工人失足摔下樓,當場死亡,但為了趕工,屍體被匆匆安置於布幕後方,事隔多日才善後,因對死者不敬,每當戲院播映電影時,透著微光的白色布幕,總會出現一個「沒有下半身的人影」。

山城美館館長阿諾,約30年前返鄉定居,邀請一群長期蹲點水金九(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在地藝術家進駐,賦予舊空間新生命,不定期舉辦展覽與課程。

台 北

北投公共浴場 轉型溫博館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前身為1933年日治時期的「台北北警察署」,也是舊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保留日治時代扇形拘留室和水牢,民主先驅蔣渭水等人曾監禁於此;歷經「刑警總隊」、「第一分局」和「大同分局」改制,1998年成為台北市市定古蹟,2013年起進行修復,並2018年10月正式開館營運至今,見證台灣殖民歷史。

資深警界人士指出,該址在日治時代,是日本警視廳在台執行槍決的刑場。台灣光復後,舊大同分局曾是台灣省刑警大隊辦公處所,也曾是刑事局的所在地,設有相驗屍體的解剖室;曾有員警在解剖屍體的洗手台,看見不該看到的東西,分局長辦公室旁的一間小套房,也不太乾淨,地板釘很多釘,要鎮住下面鬼,甚至還傳出有掛過符咒。

1913年完工的北投公共浴場,曾是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日治時代可謂風光無限;孰料好景不長,二次大戰後,這座公共浴場曾變為中山堂、台北縣議會招待所、民眾服務處、民防指揮部與光明派出所等,最終因管理單位更迭,還是步向荒廢一途。

直到1994年,北投國小師生在校外教學中,發現這座廢墟竟有著輝煌的歷史與文化,師生、居民、文史工作者發起陳情連署與「北投公共浴場保存運動」,1997年被宣告為市定古蹟,1998年原址設立北投溫泉博物館;這棟以訛傳訛的鬼屋,就此撕去標籤,華麗轉身為台灣首座由在地人搶救、促成的博物館,人氣旺、藝文氣息盛,每年還會舉辦「來溫叨」、「納涼祭」等活動。

台 中  

43年千越大樓 文創團隊進駐

坐落於在台中綠川旁的千越大樓,於1979年落成,當時被稱為台中首座購物中心,設有超級市場、百貨公司、餐廳等,可說是繁華一時,後來因發生火災,轉趨沒落,衍生出治安與管理問題。

有民間團體不忍看大樓面臨每況愈下的窘況,近年開始有文創及藝術團隊進駐,透過舉辦活動來活化、推動舊建築的再造,讓昔日鬼影幢幢的老舊大樓,成為台中新興的打卡景點。

閒置20多年的彰化縣立員林醫院,是「全台十大鬼屋」之一;為了讓空間不再閒置,彰化縣府與員林市公所協調,並經過文資委員審議,去年展開舊大樓拆除工程,由中央與縣府共同投入兩億多元經費,進行改造。

未來將興建成綜合社福大樓,總面積可達近6000平方公尺,將設置衛生所、健身房及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以及家庭福利中心、日間照顧中心等,變為推動公衛及社福的「護生」場域。

高 雄

25淑女墓遷建  化身女力典範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屋齡已逾83年,曾經是高雄市役所、舊高雄市政府,後來市府東遷,舊址改為史博館,具有特別的歷史背景,且是少見的帝冠建築,已被指定為高雄市定古蹟。

舊市役所曾是二二八事件的談判地點,傳說當時談判破裂,民眾不及逃生而遭攻擊喪命,此後靈異傳說繪聲繪影的流傳;曾有義工親睹展場燈火明滅不定的情形,不過他們都說「各有各的維度空間,不受干擾、相安無事就好」。

25名未成年女性勞工船難事件,是旗津人代代相傳的鬼故事,甚至還發生過多起年輕男性騎車路過墓園,屢屢有機車拋錨或熄火的意外,在地人即使要上班、上學也多繞道而行,免於成為「被冥婚」的對象。

高市府在2008年遷建25淑女墓,並改建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追憶她們短暫的歲月,悼念曾為社會經濟而奉獻的女性勞工;如今一朵盛開的蓮花座取代25淑女墓,公園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已鮮少再有靈異的故事,反而民間流傳的是這些女性曾為家庭及社會辛苦付出,是女力的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