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阿石伯蓮花田再度出現台北赤蛙的蹤跡,林務局攜手慈心、北市動物園、新北市府等團隊,協助楊炎生再造蓮花田榮景。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分享喜訊,指出三芝橫山的「阿石伯蓮花田」,經過3年努力成為不用藥的友善棲地,讓台北赤蛙安心生活,但去年阿石伯過世及種種環境原因,保育類的台北赤蛙消失,林務局不甘心,找回最初的團隊,協助阿石伯長子再現蛙鳴蓮間的榮景。
動物園指出,2021年阿石伯93歲高壽離世,長子楊炎生決定繼承阿石伯的友善理念,持續維護蓮花田,成為北海岸淺山的溼地生態園區。
林務局決定找回慈心基金會、台北市立動物園等夥伴,協助楊炎生強化生態功能,重新規畫田區配置,除種植友善蓮花,也營造合適的水生棲地,希望再現蛙鳴蓮間的榮景。
台北赤蛙曾普遍棲息台灣淺山與平原草澤溼地,因棲地消失與破壞,族群變得稀少且分布破碎化。全台僅4個區域還有台北赤蛙棲息,新北市的三芝、石門即為其中一處。
林務局召集各方人馬協助揚炎生再造蓮花田榮景,今天參與活動的人都感受到農友的艱辛並對回歸的生態感到喜悅。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2000年時任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人員的林務局長林華慶,在三芝蓮花田發現台北赤蛙的身影,為了保全珍貴棲地,邀請慈心基金會與年逾70的蓮花田主人阿石伯溝通,歷時3年說服阿石伯轉型友善耕作,並透過里仁商店推出「買蓮花、救赤蛙」活動,確保阿石伯的生計不受衝擊。
2021年4月,阿石伯過世後,兼之周遭溪流整治,水田休耕、廢耕或轉成旱作,蓮花田的台北赤蛙都失去蹤影。所幸郵務工作退休的楊炎生決定回三芝傳承父親的友善理念,重啟蓮花田。林務局也挺身而出,邀慈心、動物園、新北市府及橫山國小等夥伴,一起種植與維護蓮花田。
今天林務局、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新北市政府及台北市立動物園齊聚阿石伯蓮花田,採收今年首次收成的友善蓮花,發現田間有許多小動物在鑽動,對生態回來了感到欣喜,也感念農友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