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無塑輕旅 環保署邀民眾一起登山、揹水、奉茶

李祖翔 |2022.08.03
832觀看次
字級
環保署今天上午舉辦揹水奉茶體驗,向民眾推廣「奉茶App」及無塑輕旅行的政策。圖/環保署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環保署攜手奉茶行動團隊,在設有「揹水奉茶站」20餘年的觀音山,向民眾推廣「奉茶App」及無塑輕旅行的政策,鼓勵自備環保杯在各奉茶站取水,用小舉動落實綠生活。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說,台灣預計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最重要的是改變行為模式,其中「綠色旅遊」提供國人更綠色的旅遊方式,包括自備環保杯或租借循環杯,再透過奉茶App取水,可以達到源頭減塑與減碳效益。

「奉茶App」是環保署在2020年起與民間合作,在「總統盃黑客松」提案並得獎的成果,藉著建置飲水共享地圖,串連取水站資訊,提供民眾喝水環境。以「能拿水喝就不用到處買水」的行為參與減塑行動。

民眾登上觀音山頂,揹水補充茶水。圖/環保署提供

奉茶app已有20多萬使用者、8300處奉茶點,聯手減用了45.8萬的塑膠瓶,但蔡鴻德直言,相對於全台每年耗用了10億個瓶裝水,要做的努力還很多。

環保署在疫情趨緩後的目標,是將奉茶點擴增至上萬個,就像便利超商一樣普及,如新北已有293個取水點,目前再結合循環杯租借機制與環保杯優惠,將營造民眾改變行為的契機。

奉茶行動發起人黃暐程表示,計畫起於淨灘淨山中見到許多廢棄的寶特瓶,及想到即使自備環保杯,依然無水可補充的困境,因此提出「喝水還是要擁有瓶子?」的挑戰。

觀音山揹水隊會長蘇進雄(左)感念16歲登山時的甘甜茶水,民國89年開始揹水上山。圖/環保署提供

不過觀音山遊客中心及觀音山登山路徑的3處奉茶站歷史更久,觀音山揹水隊會長蘇進雄16歲時獲得山友提供解渴的一杯水,當下的甘甜讓他感念在心,開始揹水奉茶,並於民國89年成立揹水隊,「假日就揹水上山」,風雨無阻,奉茶足跡遍及九五峰、七星山、土城火焰山和宜蘭抹茶山,成員最高齡已90歲,還有視障者。

環保署表示,近期將於高雄柴山辦理揹水奉茶無塑輕旅行活動,持續推廣奉茶文化與減塑綠生活,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