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前世今「身」 台東史前館解謎

曹麗蕙 |2006.01.24
892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明年是狗年,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在三十日初二推出開春新展—「狗的前世今身」狗年特展,讓台灣民眾能夠透過遺址、裝飾一探狗兒史前的各種樣貌。

史前館表示,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就開始豢養「狗」。在台灣史前遺址中,狗兒被埋在人類墓葬區內的「狗墓葬」,骨骸保存完整,這種特意的埋葬情形,在過去從未在別種動物身上發生過,顯示狗兒當時已被視為人類親密的夥伴。

台灣史前人也將狗的造形作為裝飾,在展覽中將可看到狗兒形狀的祭祀用陶器把手、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陶片上也有狗的圖案,還有芝山岩發現的狗型玉飾。由此可見,狗對史前人類的重要性。

俗稱「本土狗」的台灣犬,是最早在台灣居住的原始犬品種,三角頭形,眼睛平平,兩耳短薄而高豎,毛短摸起來像鋼毛,肩高約五十公分,四肢細長而且耐跑,是台灣早期原住民部落中,協助狩獵最得力的助手。牠們的體態外型也因區域性而略有不同,例如布農族的狗有虎斑紋,泰雅族的狗多屬黑色,魯凱族的狗體形較小,而平埔族的狗則壯如小黃牛,而這些狗兒的進化、故事,史前館將透過圖片展的方式呈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