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愛心平台濟助弱勢,牆上掛滿受助單位的感謝狀。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百餘坪的倉庫,貨架上擺滿各式物資,有米糧、罐頭、零食、衣鞋、玩具,不時有人穿梭在架上選物,一批批送往育幼院、精障協會等;炭火愛心平台「以有餘補不足」濟助弱勢,牆上掛滿受助單位的感謝狀,見證滿滿愛心。
退役空官鄭國華的太太趙若新是高市府社會局社福中心主任,因業務及專長而了解社會底層的需求,於是鄭國華「婦唱夫隨」,決心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並於二○一三年成立「炭火愛心平台」,募集並將受助單位多餘的物資再發送弱勢,發揮即時救援的效益。
鄭國華做愛心從送物資到山區部落開始,數名好友以休旅車載送米糧、罐頭或蔬菜等食物到山區部落,一天來回數百公里的路程,即使一星期走了三、四趟,也不覺得累。後來,各界捐助的物資數量愈來愈多,一時無法消化,於是他租用大型倉庫囤放成為「物資銀行」,供給有需求的團體、協會,加速物資流通。
位在大寮區兩間百餘坪的倉庫,架上分類擺滿了物資,吃的、用的還有穿的,小朋友的玩具、腳踏車等應有盡有,彷彿就是一家小北百貨。
更生人中途之家主任蔡曉萍會將多餘的米糧轉贈炭火平台,並來尋求其它支援,包括交通車、燃料費等。蔡曉萍很感謝鄭國華有求必應,免除向公家機關申請繁瑣的流程。
鄭國華服務的行動力,讓需求端的無助馬上可以有天降甘霖的喜樂,數百個受助單位送來一面面感謝狀,貼滿了挑高倉庫的兩面牆,「愛心壁紙」正是炭火不滅、薪火不斷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