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基期低 6月餐飲營業額增幅61.7%新高 |2022.07.25 語音朗讀 15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6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餐飲業由於去年6月正值三級警戒,基期非常低,因此年增出現61.7%的驚人正成長,與批發業年增幅度雙雙創下史上最大增幅。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6月下旬疫情稍有趨緩下,民眾開始出門逛街用餐,讓上下半月表現兩樣情。黃偉傑指出,原本6月中向業者進行調查時,批發、零售、餐飲業者都不樂觀,甚至餐飲、零售營業額原本預期持續月減,但實際上整個6月表現,卻優於業者預期非常多。他認為,這是因為6月中做調查時,疫情還在高原期,業者營收狀況確實不佳,但下半個月疫情稍微趨緩,民眾開始出門了。他指出,這也可能和幼兒童的疫苗普及有關,讓家長更安心帶小朋友出門。黃偉傑表示,目前營業額的規模未恢復成疫情前的狀態,至於通膨是否影響內需營業額,還要等目前受到疫情基期影響的狀況結束,才能看得出來。統計處表示,受惠疫情趨緩、外食消費增加,加以上年同月基期較低,6月餐飲業營業額增至619億元,較上年同月大幅成長61.7%,月增也有7.5%。其中,餐館業年增61.7%,飲料店業年增66.6%;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年增46.9%,綜計上半年營業額為3990億元,年增10.4%。零售業方面,隨國內疫情趨緩,消費人潮回流,加以上年同月基期較低,6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265億元,較上月增加1.2%,與上年同月相比,年增22.5%,也是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大增幅。綜計上半年營業額為2兆43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6.7%。雖然百貨公司、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汽機車零售業、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便利商店年增幅度很大,尤其百貨公司與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比起去年6月,業績增加超過1倍,但超級市場、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卻因為去年三級警戒期間出現民生用品搶購潮等,基期偏高,成長幅度相對小很多。圖/曾原信網路銷售額部分,第2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1161億元,年增8.2%,以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年增28.4%,貢獻最為顯著,綜計上半年網路銷售額為2257億元,年增12.1%。6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898億元,年增10.5%,其中因疫情帶動藥品及快篩試劑需求增加,藥品及化粧品批發業年增32.8%,為各業最高。綜計上半年營業額為6兆3981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9.9%。展望7月,零售與餐飲業對7月營業額樂觀,統計處預估,7月餐飲業營業額年增48.5至51.5%、零售業年增11.3至14.3%、批發業年增3到6%。圖/中央社 前一篇文章 萬安演習 北市首度全面離車疏散 下一篇文章 9種行為不OK 民間重新定義「愛」盼止暴力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4【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5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6【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10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衝破鳥籠 公投綁大選回歸政院版財劃法 1.2兆挹注地方鄭黃會 促2026選戰藍白合財劃法 地方盼計畫型補助不變賴清德再籲韓國瑜 為國會站出來兩岸、日韓關係牽扯 韓黑鷹特技小組 缺席杜拜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