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戶外工作 4招降溫防中暑

陳玲芳 |2022.07.23
2486觀看次
字級
由於營建業、漁業、農業、外送人員、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因工作關係,經常得在豔陽下工作、活動,國健署呼籲民眾在大熱天時工作,應學習降溫方式,避免中暑或熱衰竭。 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暑,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顯示,全台仍是「晴朗炎熱」天氣,幾乎各地高溫都有機會達38°C以上;國健署建議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晒、多補充水分。

由於營建業、漁業、農業、外送人員、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因工作關係,經常得在豔陽下工作、活動,再加上溼氣高,排汗散熱的效果降低,國健署提醒,應利用4招降溫,避免因未適時作好防護措施,發生中暑、熱衰竭,嚴重者恐危及性命。

為保護戶外工作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事業單位可利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置的「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index.aspx),查詢所處地點的熱危害風險等級,並可學習以下四招,視天候狀況,採取預防措施。

一、適時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環境中,不論活動程度為何,都應隨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補充。
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二、注意工作環境溫度與身邊同事狀況

儘量避開中午太陽直晒的時段進行戶外工作。
作業環境避免密閉,保持空氣流通,並提供風扇、水霧,簡易遮陽裝置等方式降低高溫暴晒。
在酷熱時段,採取輪班制度;儘可能增加休息時間與頻率,並隨時注意自己及身邊夥伴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立即停止作業,並尋求支援。

三、做好個人防晒措施

工作服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作好防晒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

四、注意個人健康狀態

有慢性疾病者,應注意是否適合高溫或高濕度的工作環境。
從事高溫或高濕度環境之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
熟悉及了解「熱傷害」症狀及緊急處理方式。

專家提醒民眾,大熱天待在戶外,應儘量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同時作好防晒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避免陽光直晒、徒增中暑風險。圖/pexels

國健署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移至陰涼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速度就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