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濱海藝術季 龍化鯨花燈展

江俊亮 |2022.07.22
1418觀看次
字級
口湖藝術家王耀瑞、張文瑤夫妻去年為新竹台灣燈會製作的〈竹鵲松風迎春曦〉,成為「口湖濱海藝術季」副燈,在荷花池展出。圖為今年登上高雄台灣燈會的〈龍騰獻瑞〉,回到製作原鄉亮相。 圖/沁窟丫腳文創協會提供
口湖藝術家王耀瑞、張文瑤夫妻去年為新竹台灣燈會製作的〈竹鵲松風迎春曦〉(圖),成為「口湖濱海藝術季」副燈,在荷花池展出。 圖/沁窟丫腳文創協會提供

【記者江俊亮雲林報導】一百七十七年前,雲林沿海暴潮奪數千命,傳說一條「聾龍」耳背誤帶來大水釀禍;沿海的口湖鄉是台灣花燈藝術重鎮,當地「沁窟丫腳文創協會」今(二十二)日起舉辦首屆「口湖濱海藝術季」,展出以「龍」為主題的創新藝術花燈。

沁窟丫腳文創協會表示,據文獻,清朝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農曆六月初六、初七,狂風暴雨襲擊雲林沿海,奪走口湖、四湖地區數千條人命,加上後來瘟疫,總計近萬人死亡,道光皇帝特准開倉、撥銀賑災。

當地流傳「聾龍傳說」,指當年的狂風海嘯,是一條聾龍原本銜命水淹「東港蚵仔寮」,聽成「新港箔子寮」而肇禍;因違旨而遭懲的聾龍,後來變成大鯨魚擱淺命喪海邊以為贖罪,而早年口湖沿海確曾有鯨魚擱淺。

響應宗教盛事

以藝術吸引遊子與遊客

當地居民為了拔度亡者,衍生「口湖牽水藏」祭儀,成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大暴潮在當地形成兩個大水窟(水塘),「沁窟丫腳」因而得名,是當年傷亡最慘重的地方。

沁窟丫腳文創協會指出,口湖下崙福安宮是全台「丁府八千歲」開基祖廟,每年農曆七月初一「丁府八千歲」聖誕千秋日,各地分靈的神明回祖廟謁祖,旅外遊子也會返鄉參與慶典。

沁窟丫腳文創協會為響應此地方盛事,並慶祝協會成立三周年,今起至三十一日舉辦首屆「口湖濱海藝術季」,邀藝術家進行作品聲光展演。

台灣花燈重鎮

作品登全國燈會又回鄉

協會表示,口湖下崙是台灣花燈藝術重鎮,有戶王姓人家,四兄弟中有三人出身美術系,妻子也都具美術背景,多年來家族投入花燈藝術,在各地燈會嶄露頭角。例如今年高雄台灣燈會的傳統副燈〈龍騰獻瑞〉,就是出自王耀瑞、張文瑤夫婦之手。

〈龍騰獻瑞〉環抱「現代龍銀─晶圓」,外圓內方的錢幣造型,象徵台灣科技島地位;龍身從海面一躍而起,拍打的浪花象徵台灣前進的動力。此作品回到製作原鄉,作為第一屆「口湖濱海藝術季」主燈。

王耀瑞、張文瑤去年為新竹台灣燈會製作的傳統副燈〈竹鵲松風迎春曦〉,也回鄉在下崙國小旁荷花池展出,作為藝術季的副燈。

除了以「龍」為主題的花燈,藝術家莊銘憲、黃巧鈴創作的〈今(鯨)生圓滿〉,扣著「聾龍傳說」龍化為鯨魚的結局,以「一鯨落,萬物生」俗語,道出鯨魚最後的溫柔。

沁窟丫腳文創協會表示,舉辦藝術季,希望讓傳統燈藝文化被保留、被記憶,讓更多人認識地方文史,走進工藝之鄉,感受燈藝師精湛手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