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拍到 前所未見遙遠星系

 |2022.07.10
984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12日將公布韋伯望遠鏡拍攝的首批全彩科學影像,NASA上周釋出這張誘人的預告照片,為工程測試照,顯示一組遙遠的恆星和星系。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8日表示,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第一批宇宙影像,包含前所未見的遙遠星系、絢爛星雲,和一顆距離很遠的巨型氣態行星。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太空研究機構,計畫12日盛大公開成果。

韋伯望遠鏡去年12月被送上太空,取代哈伯太空望遠鏡,由於配備巨大的主鏡及能穿透灰塵和氣體的紅外線儀器,能更深入觀測宇宙。

總部位於美國巴爾的摩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負責監管韋伯望遠鏡的數據。機構內的天文學者龐托皮丹(Klaus Pontoppidan)說:「非常期待終於能公開這些祕密,我將如釋重負。」

美、歐、加拿大和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組成的國際委員會決定,即將公布的第一批全彩科學影像,包含距地球7600光年的船底座星雲,還有2000光年外,環繞一顆白矮星的南環狀星雲。

船底座星雲是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巨大星雲,最有名特徵是「神祕山」等看起來相當巍峨的柱狀結構。「神祕山」形如尖峰,高度約達3光年,曾被哈伯望遠鏡拍攝到。

韋伯望遠鏡還對遙遠的氣態巨行星WASP-96 b執行光譜分析。這顆行星質量約為木星的一半,僅3.4天就能繞它所屬的恆星一圈。

最後,或許也是最大的亮點,是韋伯望遠鏡利用SMACS 0723星系團,當作宇宙放大鏡,窺看這個星系團背後極為遙遠又黯淡的星系,把影像記錄下來。這就是「重力透鏡效應」,即利用前景星系的質量,來彎曲星系背後物體的光線,原理如眼鏡一般。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者柯伊(Dan Coe)說,韋伯望遠鏡交出的第一批影像,就突破了既有科學基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