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新光社區 彩繪重生 江俊亮 |2022.07.10 語音朗讀 18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五分仔車載運甘蔗的農忙景象,躍上屋牆。圖/記者江俊亮彩繪題材多元,牆上畫出透視感。圖/記者江俊亮黃真福在自家牆壁彩繪旁,悠閒盪鞦韆。圖/記者江俊亮黃真福彩繪老屋,寫上「再美的風景,也不及回家的那段路」,道出遊子心聲。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原本擔任廚師的黃真福,12年前彩繪自家房子,生動筆觸打動左鄰右舍,後來挨家挨戶彩繪,創作超過300幅,為純樸農村增添繽紛色彩,讓社區成為「彩繪村」,發揮藝術改造環境的魅力。素人畫家黃真福,沒有學過畫,喜歡塗鴉自娛。他居住的台南市關廟區新光社區,人口嚴重外流,許多老房子沒人住,容易朽壞,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吳宗寶發現他的繪畫天分,邀他彩繪美化環境。繽紛牆面不生苔 意外阻絕小黑蚊黃真福說,他畫畫只是興趣,未想過將房子當畫布,起初擔心畫不好,從自家畫起,後來愈畫愈有信心,一路從北寮畫到南寮,還因牆壁彩繪後不長青苔,阻絕小黑蚊繁殖,改善社區環境。黃真福彩繪題材多元,包括關廟過去的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民俗俚語、廟會慶典等,乃至村落最後一頭老牛,都躍上老房子牆壁,社區如大型畫廊。現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吳宗寶表示,新光社區過去是竹編重鎮,曾是關廟人口第二多村落,自從塑膠製品取代竹編後,約4分之3人口外流,連雜貨店、公共電話、郵筒也消失。他說,新光原本是平埔族居地,舊名平埔語「嗊哩」,意為很多蚯蚓的地方,直到1957年引進第一盞路燈,入夜後有新照明,改名「新光」。牛與蔗香的回憶 躍上老屋村民樂吳宗寶表示,家鄉由盛而衰,令人唏噓,但透過黃真福溫暖畫風,讓人回到質樸年代。社區裡有一幅畫〈再美的風景,也不及回家的那段路〉,道出外出遊子的心聲。另一幅彩繪〈天下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是中南部盛行的俚語,諷刺日治時代製糖公司偷斤減兩、造成蔗農血本無歸的不公現象。黃真福描繪甘蔗採收、小火車載運甘蔗的農忙景象。吳宗寶指出,關廟最後一頭牛,由村內的老福伯飼養,老福伯1999年退休,無力照顧老牛,只好送往善化牛庄,他還記得老牛離開主人時頻頻掉淚,黃真福也不忘畫出這頭牛。吳宗寶說,民國50、60年代,嗊哩有逾百頭牛、上百輛牛車,收成季一輛輛牛車滿載甘蔗或稻穀,孩童跟在後面嬉戲,此景已成歷史,感謝黃真福將村民回憶彩繪下來。吳宗寶表示,黃真福的彩繪帶有濃厚鄉村色彩,社區九成以上住戶都願意提供老屋彩繪。「彩繪村」逐漸成形後,引來遊客,更吸引大學生打工換宿,電視劇《想見你》也曾在嗊哩公園拍攝。12年來,社區因彩繪改善環境,旅外遊子開始返鄉,小農也自發從事無毒農業,生態變好了,多年不見的黑冠麻鷺、綠繡眼、大冠鷲頻頻現蹤,「嗊哩」從彩繪中重生。 前一篇文章 旅行社增人手 無薪假降至 1.8 萬人 下一篇文章 韋伯望遠鏡拍到 前所未見遙遠星系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10國際數獨日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 作者其他文章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教師齊聚南華 研習生命教育森里號.日出印象石岡熱氣球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