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林小姐不分季節,出門不到半天,衣服總會被汗水浸溼,每天都得換兩次衣服,才可避免上演若隱若現的「溼背秀」窘境;尤其夏天到來,爆汗的情形更加嚴重,為此感到困擾的她,決定尋求中醫協助,才發現她的排汗狀況,屬於「多汗症」一族。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文勝表示,「多汗症」顧名思義就是排汗量過多,不同體質會有不同的狀況;汗液分泌是正常生理現象,因個人情緒、感覺有所不同,手、腳掌汗液分泌多寡,也因人而異。
多汗症依照輕重程度,大致分成一至三級。林文勝傳授「改善爆汗六招」,包括隨時補水、少碰酒精、遠離烈日、室內通風、避免外出、高危險群。
林文勝說,中醫臨床上將多汗症依體質分類,常見情形包括「氣虛」者,白天汗出不止,在涼爽環境、未活動下仍不停流汗,這表示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能力較差。
「陰虛」者,總在睡醒後才發現,就像小偷把你的汗水盜走,亦即所謂「盜汗」,陰虛的人也不難辨認,通常比較煩燥,手心腳心發熱,臉上兩顴發紅,甚至中午後會潮熱,臨床上常見於更年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