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幼童不慎被照顧者獨留於車內,造成中暑及危及生命之憾事,國健署提醒幼童照顧者,盛夏車內如烤箱,切勿讓幼童留在車內等候。 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7/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台灣諺語「小暑過,一日熱三分」,亦即小暑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高溫炎熱的天氣,將持續發威,7月正值學校放暑假,呼籲家長特別要注意,幼童因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處在悶熱環境容易引發「熱傷害」,嚴重甚至會致命。
過去曾有新聞報導,幼童不慎被照顧者獨留於車內,造成中暑及危及生命之憾事,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幼童照顧者,開車外出務必要保持警覺,到達目的地時,必務確認後座及安全座椅上的幼童有隨同下車,多一分留意,就能少一分遺憾。
酷暑保幼3招 再三確認保平安
夏日豔陽高照,易使車內溫度急速升高,經過30°C以上的高溫曝晒,緊閉車窗的車內溫度,半小時內即可高達60°C,因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是幾分鐘,都有可能導致「熱傷害」,因此,幼童照顧者在臨停或停車時,務必謹記「保幼3招」以避免憾事發生。
1. 後座務必要檢視、確認幼童已下車再關車門
養成每次下車應開啟後車門,再次檢視後座,務必與幼童一起下車,切勿因幼童睡著而暫時獨留車內,或是開空調獨留孩童在車上。另幼兒園娃娃車負責接送人員,應確實清點並核對上下車幼童人數,下車前應仔細確認所有幼童已不在車上,再關車門或離開。
2. 鑰匙保管好、備份鑰匙不可少
車子停妥後,養成隨時上鎖的習慣,將鑰匙放至幼童無法取得之處,並教育幼童不可在車內玩耍、躲貓貓。
為避免不小心關門後車門上鎖,但孩童仍在車內之情形,除每次下車前務必先行確認幼童已下車再關門,另可攜帶備用鑰匙,以防萬一。
3. 留意幼童行程,未到要聯繫
不論家中幼童是乘坐娃娃車或其他接送方式,只要未按時間到達幼兒園,應請老師立刻通知,或放學後未按時到家(或保姆家、安親班)時,需立即聯繫幼兒園教師,確認幼童行蹤。
因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處在高溫環境下,即使是幾分鐘,都有可能導致「熱傷害」,提醒幼童照顧者,在臨停或停車時,一定要將孩子帶下車。圖/pexels
孩童年齡愈小,發生「熱傷害」機率愈高,起因於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系統的下視丘,尚未發育完全,且因身形較小、新陳代謝快速、體表水分蒸散速度會讓出汗量較大;且3歲以下幼童,可能無法明確表達體感不適,或對於「溫度」認知尚未完全,以及面對環境溫度的改變無自主能力,需要家長及幼兒照顧者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