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染疫康復者恐出現疲倦、喘、關節痛等長新冠後遺症,但健保署去年十二月開設整合門診至今,僅收案一千九百一十七人,以三十一歲至五十歲最多,呼籲染疫康復六個月內如身體不適可多利用。
新冠疫情延燒超過二年,累計確診個案超過三百九十二萬人,染疫後是否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問題將是未來另一大考驗。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指出,根據各國新冠患者追蹤研究報告顯示,約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染疫個案,在康復六十天內持續出現長新冠症狀,超過半數都出現疲倦症狀,另有部分出現喘、關節痛、胸痛、咳嗽、嗅味覺異常等症狀。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考量康復者可能同時出現多種併發症,搞不清楚到底該掛哪一科,也可能要在不同科別間掛號並往返各診間等候就醫,因此去年十二月與衛福部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只要確診者在解除隔離後六個月內出現不適症狀,都可運用整合門診一站式看診,幫助染疫康復者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呂姿曄指出,截至七月五日,染疫康復者計畫累計收案一千九百一十七人,以四十一歲至五十歲年齡層占百分之二十一點五最多,其次是三十一歲至四十一歲占約百分之二十二;其中一千九百零九在門診看診、八人住院;相較之下,國內確診人數已逼近四百萬人,就醫比例並不算高,可能和這波疫情中的染疫個案多為輕症有關。
李伯璋強調,整合門診不僅讓染疫康復者免於在不同科別奔波、看診,也只要繳交一次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如有經濟困難也可經醫院社工評估,提供社會資源轉介或協助轉銜長期照顧服務。
李伯璋說,目前全台共有一百零六家醫院參與染疫康復者門住診計畫,由中央特別預算支應新台幣三到四億元經費,計畫預計實施至指揮中心解散後六個月為止,呼籲有需要的民眾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