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每年使用近四十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為鼓勵減塑,今年七月起,超商、速食店、飲料店、超市等四大連鎖業者,已開始須提供民眾自備環保杯至少五元優惠。另明年起,連鎖超商、速食店還須開始在門市建置提供循環杯,但環團昨提出誘因恐不足,呼籲政府應加強輔導,並廣增循環杯歸還站。
環保署修法祭出兩階段新制,今年七月起,先強制要求四大連鎖業者須提供自備杯五元以上優惠;明年起,超商、速食店則須另建置循環杯機制,首年要有百分之五以上門市提供循環杯,且比率須逐年提升。
環團、相關業者昨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針對明年起的循環杯新制討論。循環杯業者「環海淨塑」行銷業務總監賴俊谷表示,循環杯成本使用很高,還有物流、清洗費用,業者不會再提供額外優惠給使用循環杯的民眾,加上自備杯又有五元優惠,甚至有連鎖業者祭出七元、十元優惠,對消費者來說使用循環杯的誘因很低,恐很難大幅發展循環杯。
「杯特」執行長丁啟詔說,希望政府輔導更多飲料品牌使用循環杯,民眾選擇才能更多,另外要增加使用的便利性,例如在捷運站等人流較多的地方設立歸還站。
環保署表示,會透過大型業者帶動中小型業者,逐步推動循環杯、擴大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