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雙姝 發揚台灣絕技嘉義燒 江俊亮 |2022.07.01 語音朗讀 24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交趾陶藝師姐妹檔劉佳玲(左)、劉佳琪(右),一起研究、創作。圖/記者江俊亮劉佳琪作品〈五福龍鳳淨爐〉。圖/劉佳琪提供劉佳玲創作的〈飛天九龍盤〉曾獲「亞太金質獎」。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交趾陶被譽為「台灣絕技」,鑽研交趾陶多年的劉佳玲、劉佳琪姐妹,作品曾獲「亞太金質獎」及被故宮典藏;十五年前慘遭祝融,所有心血付之一炬,姐妹倆不氣餒,還傳授技藝給身障者,為弱勢族群開闢藝術之路。女性交趾陶藝師如鳳毛麟角,姐妹檔更是絕無僅有,姐姐劉佳玲二十二歲就獲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民族工藝獎,此後十餘年間獲國內外三十個大小獎項,並以〈飛天九龍盤〉獲「亞太金質獎」。剛過不惑之年的劉佳玲,小時候喜歡玩泥巴、畫圖,國小就是美術賽常勝軍。從事寺廟工藝的祖父王天財看到她的畫,嘆口氣說:「可惜是個女生,不能爬廟頂;若是男生,將來肯定是個(廟藝)大匠師。」祖、父皆從事廟藝姐妹耳濡目染劉佳玲說,據說祖父手藝非凡,日月潭文武廟、大甲鎮瀾宮都出自祖父手筆。父親劉金榮則是寺廟泥塑師,五十年前,佛光山開山之初,父親就創作佛光山「極樂世界」淨土洞窟,很早就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結緣;他後來創作新竹古奇峰高一百二十四台尺的大型關公塑像,成為代表作。「聽說泥土會黏人,沒想到我跟妹妹都被黏上了!」劉佳玲笑說,從小對交趾陶的造型、釉色著迷,長大後跟隨幾位交趾陶大師學藝,除了創作傳統的「交趾尪仔」,也突破傳統以「半浮雕」方式呈現,裱以西洋鑲框,讓藝術更貼近生活。妹妹劉佳琪也是自幼耳濡目染,十四歲跟隨藝師蘇衛吉學習釉色調配,並自行研發螢光黃、柑橘黃、海碧藍等釉色系列,她除了創作傳統忠孝節義的交趾陶作品,也創作現代「生活禪」的淨香爐、薰香爐等。姐妹感情深厚,常研究、討論到深夜,一邊忙著燒窯,一邊測試配方土及釉藥試燒;當作品完美呈現琉璃光,看那流金耀彩,兩人都興奮得睡不著。惡火燒毀所有心血 視為逆增上緣十五年前暗夜一把惡火,將劉佳玲、劉佳琪的心血化為灰燼,多年來的作品、得獎紀錄灰飛煙滅。劉佳玲說:「面對這麼大的打擊,我們還是心存感恩,因為很多人心疼我們,客戶也不催我們交件,讓我們有時間東山再起。」劉佳玲說,父親半世紀前就與佛光山結緣,她與妹妹因此有學佛因緣,將大火視為「逆增上緣」;火災過後,姐妹倆還是不斷創作,以作品與他人分享、結緣,「許多人訂製交趾陶,說是觀音菩薩感應來的」,還會觀看牆上的觀音畫像良久。知名度提升,各種合作方案隨之而來。劉佳玲說,有數家酒廠提案用交趾陶作酒瓶,當時她們因重建需要資金,「但我們知道,酒是會害人的,『不飲酒』更是佛教五戒之一,儘管報酬豐厚,我們還是婉拒了」。姐妹倆認為,交趾陶適合身障人士創作,能專心一意,發揮「無染汙」的創意,兩人經常開車到新竹、台中、雲林、台南等地,指導身障者創作交趾陶,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兩姐妹「浴火重生」後,也在各大專校院指導交趾陶創作,劉佳玲還出書介紹交趾陶藝術。她說,嘉義作為「交趾陶原鄉」,日治時代已有「嘉義燒」美譽,父親生前就盼望「嘉義燒」受世界肯定,讓「台灣絕技」揚威國際,希望完成父親遺願。 前一篇文章 中職明星賽 王威晨蟬聯人氣王 下一篇文章 每天解題1小時 維持計算手感 熱門新聞 01【斗室有燈】老男冒險記2025.11.14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4【經典新話】歸亞蕾 超越世代傳奇影后2025.11.1505慢性發炎易罹癌、失智 葡萄、花椰菜修復細胞2025.11.1406【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2025.11.1507【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08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⑨2025.11.1510【時事必考題】 連環危機2025.11.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大蔬食系 國際廚藝賽獲銀、銅牌城市豎立於光明北京岩石礦物展 感受地質傳奇里加燈光藝術節我國睽違16年再拿牌 聽奧十項全能 18歲危宇澤奪銀跌破百人 陸生來台數15年新低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首款本土咖啡 台農1號亮相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中藥本草文化節 11月8日故宮南院登場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故宮南院特展 穿越千年遊谿山 真假高蹺鴴 相映成趣